科技巨頭搶購資料庫 AI競爭掀起數據淘金潮

編譯/潘楠慕 |2024.05.05
177觀看次
字級
人工智慧技術仰賴大量數據訓練。圖/法新社
東京街頭的上班族。圖/美聯社
Google等科技巨頭公司正在爭奪數據「地盤」。圖/法新社
AI晶片大廠輝達發表會介紹AI的應用。圖/法新社
一台台機器正是人造鑽石的「礦場」。圖/法新社
已有多家媒體與AI開發公司達成授權協議。圖/法新社
日本薪水停滯20年未成長。圖/美聯社
OpenAI開發的ChatGPT掀起人工智慧浪潮。圖/美聯社
Greenlab董事帕特爾展示人工培養出的鑽石。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人工智慧(AI)浪潮來襲,Google、臉書和微軟等科技巨頭,為了掌控訓練AI模型所需的大量資料,以利主導未來的科技革命,正暗自展開資料庫搶購行動,掀起一股「數據淘金潮」。

如OpenAI等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公司,過去利用免費的網路公開資料,訓練ChatGPT這類生成式AI模型,引發版權糾紛和訴訟後,科技公司為了化解法律風險,紛紛轉向砸錢購買付費專用內容,從即時通訊紀錄到陳年的影像寄存網站,都是購買對象。

圖庫網站Photobucket極盛時期用戶一度達到7000萬,在美國市占率高達將近一半,如今用戶僅剩200萬,但是AI熱潮讓該公司找到新生機。執行長雷納德(Ted Leonard)說,他正與多家科技公司洽談付費使用該圖庫130億張照片和影片,授權費每張照片5美分到1美元之間,影片費用高於1美元。這意味著,原本幾乎被網路用戶遺忘的Photobucket,現在可能坐擁價值數百億的內容,這個例子也讓人一窺生成式AI帶動的數據市場榮景。

AI數據市場目前還很不透明,市場規模尚未被充分評估,但是根據一些進行過這方面研究的市調公司估計,這塊市場現值約25億美元(約新台幣814億元),10年內可能成長到接近300億美元(約新台幣9771億元)。

消息人士透露,蘋果、亞馬遜、臉書母公司「元宇宙」(Meta)和Google等科技巨頭,已各自和擁有上億份影像的圖庫網站Shutterstock達成授權協議。

OpenAI公司也和至少4家新聞媒體簽下授權合約,其中包括美聯社和歐洲最大數位出版集團「斯普林格」(Axel Springer)。另一個知名的例子就是美國網路論壇Reddit授權Google使用其用戶發文內容訓練AI。

專門提供AI模型所需數據的新興產業也正在形成,這類公司除了積極取得各類型數據授權,也接受委託客製影音素材,再與承攬者分潤,就有如數據版的「優步」(Uber)共享經濟。例如美國Defined.ai公司,客戶就包括Google、Meta和蘋果等。

然而,不少業者擔心,使用Photobucket這類網站上的用戶陳年照片訓練AI,恐有侵犯隱私疑慮,部分AI系統就發生過原原本本呈現訓練數據內容,包括真人影像。

對此,Defined.ai公司表示,他們寧可向網紅購買版權明確的原創影像,而非從圖庫平台取得內容。雷納德則說,Photobucket去年10月已更新使用條款,賦予該公司「無限制權利」,出售任何上傳到該平台的內容用於訓練AI。



人造鑽石市場 5年擴張5倍

採自礦石的天然鑽石需歷經超過10億年的歲月孕育,往往售價不菲,但是這塊全球價值890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元)的市場正被人造鑽石撼動。人造鑽石價格不到天然鑽的一半,而且沒有來自戰火衝突區的「血鑽石」疑慮。

位於印度西部全球鑽石交易重鎮蘇拉特市的「綠色實驗室鑽石公司」(Greenlab Diamonds),實驗室裡技術人員將鑽石晶種放入模擬地底極高壓高溫環境的反應爐中「培養」,不到8周就能製造出與天然鑽石無異的人造鑽石。該公司董事帕特爾(Smit Patel)說,人造鑽石「是同樣的產品」,化學成分、光學特性與天然的無異,「我相信這是未來的趨勢」。

機器製鑽可追溯至1950年代初期,但直到近10年前才達到技術突破,發展出商業可行的製程。紐約產業分析師齊姆尼斯基(Paul Zimnisky)指出,人造鑽石在全球市占率已從2018年的3.5%,飆升至2023年的18.5%,預期今年將超過20%。

全球人造鑽石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和印度。印度去年4到10月出口404萬克拉人造鑽石,年成長率42%;同期間天然鑽石出口量年減25%,減至1130萬克拉。

天然鑽石雖然可透過國際認證機制「金伯利流程」(Kimberley Process),排除來自衝突地區的「血鑽石」,但是人造鑽石製造商表示,人工養鑽可保證來源絕無道德爭議。

不過,人造鑽石也因供給暴增,價格直線下跌,產業分析師戈蘭(Edahn Golan)指出,去年批發價已大跌58%。對此,帕特爾認為,下跌是在預期中,「因為這個產業不存在壟斷」,他看好價格下探反而有助提高需求。



凍薪20年 日本年輕勞動力出走

日本結束數十年的通貨緊縮,但是薪資已20年未成長,日圓貶值更擴大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薪資水準差距,導致許多日本年輕人到外國賺取高薪,這股出走潮可能加劇日本勞動力短缺。

25歲日本人智樹吉原(Tomoki Yoshihara,音譯)去年獲得澳洲打工度假簽證,現在在雪梨南方郊區一家肉類加工廠工作,每周工時將近50小時,稅後月薪約5000澳幣(約新台幣10萬元),是他之前在日本薪水的3倍。他說:「從薪水的角度來看,這裡好太多了。」

澳洲政府統計,2022到2023財政年度有1萬4398名日本人,獲得該國對18歲到30歲開放的打工度假簽證,創下2001年以來最高紀錄。明治安田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吉川欲也表示,「年輕人質疑日本的經濟前景,生活條件比頭條通貨膨脹數字所顯示的情況困難得多」。

日本央行3月結束數十年的負利率,最大工會「日本勞動組合總連合會」也爭取到30多年來最大加薪幅度,但是實質工資仍落後其他先進經濟體。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2022年日本平均年薪為4萬1509美元(約新台幣135萬元),澳洲為5萬9408美元(約新台幣193萬元),美國為7萬7463美元(約新台幣252萬元)。

伊藤忠綜合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武田淳指出,「日本薪資已20年未成長,同期間其他國家薪資卻在增加,在日圓貶值下,這個差距變得更大了」。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田口晴美警告,愈來愈多日本人想出國工作,此趨勢持續下去,在日本僱用年輕人會更困難,加劇勞動力短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