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公司約十年前啟用自助報到,但成效不彰。圖為桃園機場的自助報到機台。圖/季相儒
【本報台北訊】出國潮未減,旅客常為報到與托運程序耗費大量時間,桃園機場公司雖啟用自助報到(CUSS)多年,但目前國籍航空智慧報到比例僅5成多,自助行李托運(SBD)使用率更只有1成5。航空學者認為,人工愈來愈昂貴,自助化是必然趨勢,建議桃機以費率誘因、教育宣導,引導旅客多使用。
對此,桃機公司表示,會持續鼓勵航空公司向旅客推廣使用自助報到及自助行李託運,以提升旅客報到及託運行李效率。
跟團長輩 不太會操作機台
桃機自助報到機自2016年啟用,目前第一航廈設有42台,第二航廈31台,各航空公司自助報到服務形式多元,包括航空公司手機App報到、共用自助報到設備、網路報到等。
自助行李託運系統則是在2018年於第二航廈啟用26座,第一航廈則於2023年12月啟用30座,自助行李託運服務僅限當日航班,且須於航班起飛前1小時完成操作,目前提供自助行李託運服務的航空公司共有12家,除了國籍航空外,還包括國泰、全亞洲、馬亞航、泰亞航、菲亞航及大韓等,航空公司均派駐人員於現場提供引導與協助,確保旅客能順利操作。
不過據了解,航空公司若加入桃機的自助報到機台服務,得額外付費,但人工櫃台開櫃已經支付一筆費用,在節省成本的概念下,不見得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會選擇參與使用桃機的自助報到機台服務。
此外,有不少旅客仍習慣人工報到,覺得比較安心。有旅客直言,有時系統出問題,反而卡更久,更別提很多跟團的長輩,不太會操作自助報到機台。根據桃機公司統計,截至今年3月,桃園機場國籍航空智慧報到比例為52.35%,自助行李託運使用率15%。
成大交管所副教授戴佐敏認為,宣導還是機場公司需要多加強的部分,目前國外很多機場都已採用自動化,在全球人工費用愈來愈昂貴的趨勢下,教育旅客多使用自助設備是必然趨勢。
自助通關快 11分鐘到登機門
戴佐敏表示,自助服務是智慧機場一定要走的路,桃機公司或許可透過調高人工櫃台費、降低自助機台使用費等手段來鼓勵航空公司加入,進而教育旅客使用。
有善用自助服務的旅客,在出國前使用手機App透過航空公司官網線上報到,只花11分鐘就從航廈門口走到登機門;也有旅客使用到府收行李的托運服務,搭機當天旅客只要提手提行李,帶著護照就輕鬆赴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