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商周出版
多年來,夏博尼葉醫師不斷向大家解釋,圍繞死亡的這些無法解釋的經驗,尤其是瀕死經驗,以證明意識並不僅僅局限於我們大腦的活動。(示意圖)
圖/123RF
文/史岱芬.艾力克斯 譯/蕭筌
一場難以察覺、如此低調的死亡。
西蒙就在此時進了房間。我們三個人都陪伴在爸爸身邊。
剛剛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生命明明就在那裡,下一刻就結束了?這真的是一個值得觀察的大謎團,讓人目眩神迷的謎。
我們三個人待在房間裡,圍繞著他那已被遺棄的軀殼。隨著生命的離去,這具身體被凝結在寂靜中。冰冷開始蔓延在他那安詳的臉龐,漸漸地臉色變得蒼白。生命已經離開到他方。
那天是父親節。
當我們開始認真研討這個主題,正如多年來我身為記者的工作要求那樣,我們很快發現生命在死後仍持續運作的概念,而且已遠遠超越如今在科學界的假設。特別是尚—賈克‧夏博尼葉(Jean-Jacques Charbonier)醫師長期以來一直有力地在捍衛這個觀點。在得知克莉絲黛兒與陷入昏迷患者的經歷後,他就建議她接受科學方法以檢驗這種能力。
夏博尼葉是法國圖盧茲市(Toulouse)的麻醉科醫師,也是公認的瀕死經驗專家。此外,他也是許多相關主題書籍的作者。
多年來,這位醫生不斷向大家解釋,圍繞死亡的這些無法解釋的經驗,尤其是瀕死經驗,它是首要構成客觀的證據,以證明意識──即我們的靈魂、我們的靈體──並不僅僅局限於我們大腦的活動。
意識永不消亡
換句話說,我們的靈體可以與肉身分離而獨立「存在」。因此當大腦死亡時,意識並不會消失;它不會消亡。
這裡所說的並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醫生異想天開的論調,而是一個目前在全球醫學界獲得廣泛共識的科學假設。事實上,前所未有的大量研究與證詞累積──從瀕死經驗到與亡者自然而然的連結,從受控的通靈經驗到對意識的研究──使得唯物主義觀點(認為死亡是所有意識的終結)在科學上已經站不住腳。
讓我們再次強調:死亡並不存在的觀點,在科學上現在已經是個可靠的假設。透過自身的研究方法,夏博尼葉醫師積極參與這項全球性的研究潮流。與克莉絲黛兒的合作實驗,包括對某些照護人員與醫生有時憑直覺體驗到的現象進行測試、與陷入昏迷或接受全身麻醉患者的交流感覺。克莉絲黛兒對這次的合作充滿信心,因為這是她日常生活中經歷的事情。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次科學實驗對她來說變得極為吃力。這一天讓她感到精疲力竭,而且比她平時與亡者溝通時耗費更多能量。最令她精疲力竭的是那位昏迷的病人,甚至比她上午成功與兩位接受全身麻醉的病人建立連結時還累。
(摘自《測試:死後生命的世界與終極驗證》,商周出版)
作者簡介
史岱芬.艾力克斯(Stéphane Allix)
戰地記者的轉折:從前線報導到靈性探索。
1988年,19歲的艾力克斯前往阿富汗,成為戰地記者,並在該領域工作近15年,直至2001年。2001年,他的弟弟托馬(Thomas)在阿富汗因車禍去世,享年30歲。這場悲劇讓他離開戰地新聞,轉向死後意識與瀕死經驗的研究。2007年,創立「超自然經驗研究院」,專門出版瀕死經驗、靈性現象、超常經驗等議題的雜誌與期刊。2010年和2013年,推出並主持紀錄片系列《超自然調查》(Enquêtes extraordinaires),深入探討靈魂、瀕死體驗、通靈現象等議題。
以科學與調查的方式探索死後意識與人類意識的未知領域,著有多部相關著作,每次出版皆登上法國暢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