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交流】別讓你的信念妨礙聊天

文/派翠克‧金 譯/吳宜蓁 |2025.07.13
87觀看次
字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和信念,正因如此,我們更該好好表達和分享這些意見和信念。(示意圖) 圖/123RF
作者簡介 派翠克‧金(Patrick King) 加州舊金山的社交互動專家及對話教練。曾受邀《GQ 雜誌》、《TedX》、《富比士》、《NBC 新聞》、《哈芬登郵報》、《商業內幕》、《Men's Fitness》等媒體專訪。著有《最強讀人術》、《最高的聆聽》、《克服拖延症的科學》、《社交技能與社交流暢性》、《停止取悅別人》、《日常自信的藝術》等書。 圖/123RF

文/派翠克‧金 譯/吳宜蓁

意見被描繪成可被挑戰或被辯駁的暫時主觀觀點,而信念則不同,人們通常抗拒改變信念。

這是因為信念通常植根於文化或信仰、道德與價值觀。受個人經驗、知識、成長歷程和社會影響,其範圍可以從強到弱,並可能隨著時間演變。與他人的互動和個人經驗,可以增強或改變信念,進而激勵或妨礙行為。

信念讓我們成為自己,但也會讓我們拒絕其他觀點,進而妨礙社交和個人成長,也會讓原本精采的談話變得更具挑戰性。

在談論信念,尤其關於種族或宗教等敏感話題時,務必要有技巧且考慮周全。以下是在閒聊中分享信念的三個小訣竅:

1.傾聽,不是為了反駁

這是黃金定律,而且不只用於閒聊。不要立即做出回應,而是花時間專心傾聽對方在說什麼。舉例來說,如果對方對政治議題發表意見,別馬上回應你的看法。有一個技巧可以培養聆聽而非爭論的能力,就是每當你想直接反駁時,就提出一個問題。

2.不要怕說不知道

不用因覺得必須馬上知道所有答案,而產生壓力。你永遠不必為自己或信念辯護。如果不確定自身信念的某個方面,或不熟悉某個主題,你可以爽快承認。

舉例來說,假設問到你不確定的宗教習俗,可以回答:「我不確定,我研究一下再回覆你。」這顯示你謙卑、願意學習,可以促進更深入的對話。沒意見或承認還在學習自己的信念,沒有什麼不對。

3.相信你的個人經驗

你的生活經驗有效且有價值,即使在隨意的對話中也是如此。你可以因此放鬆,而放鬆會帶來更輕鬆、愉快的互動。相信自己的觀點,不要讓恐懼阻止你分享想法。

例如,討論一個自己熱衷且直接影響你的話題時,你可自信且冷靜的表達觀點。不需要說服任何人或為你的信念道歉,抑或是把它變成一場拔河遊戲。在這方面愈有安全感,就愈容易對他們的觀點提問,並願意真正聽取他們的想法,而不會覺得受到威脅。

良好的對話需要尊重和體貼,但這不代表必須經過審查或讓話題變得平淡無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和信念,正因如此,我們更該好好表達和分享這些意見和信念。

(摘自《小聊,破尷尬》,大是文化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