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永海(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認識星雲大師,始於上世紀八○年代。因為專業研究的原因,我開始接觸到星雲大師的一些講演和著述,第一印象是,他所說的佛法和傳統佛教不太一樣,非常貼近現實人生,很生活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九○年代參與了由星雲大師擔任總監修的《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總132部)的編纂工作,我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王志遠先生,各邀約了數十位大陸學者,承擔了其中一百部佛教經典的釋譯工作。
之後 ,大師又啟動《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總110部)編纂工程,我同方立天先生、樓宇烈先生等作為「學術委員」參與了該編纂工作,並推薦了數十篇碩博士論文給《法藏文庫》。這兩項佛教文獻的整理、釋譯和彙編,對於當時及後來兩岸的佛教文化的研究、傳承、弘揚乃至交流,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人間佛教的不斷發展,大師往來大陸的次數日漸增多,遂有機緣跟隨大師參與許多學術藝文活動,對於大師其人及其思想逐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近幾年來,每年於兩岸各舉辦一次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和「人間佛教座談會」中,先後六次撰寫「主題發言」,使自己對於星雲大師「其人其道」有一個更系統 、深切的體會。
總體而言,我認為星雲大師的人生智慧、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是一個非常值得人們去研究、發掘和弘揚的思想寶藏。分別而論,我覺得星雲大師的人生智慧、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有如下幾個重要的特點:
其一,星雲大師對於推進漢傳佛教的現代化與國際化厥功至偉!在人間佛教實踐方面,星雲大師把漢傳佛教發展成一個不同地域、不同國度、不同膚色、不同種族共同信仰的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性宗教,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成為現實。在這一點上,不能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
其二,善於對佛教般若智慧進行創造性的闡釋和運用,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另一個重要的特色和重大的貢獻。大師善於把般若智慧生活化,經常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以立體的乃至多維的思惟方法,啟發人們懂得諸如「進」與「退」、「捨」與「得」、「放下」與「提起」之間的辯證關係,使廣大受眾覺得受用,深受啟迪。
其三,大師對於當代佛教的另一個重大貢獻,就是逐漸把注重「求」的佛教,變成強調「給」的佛教。大師所提倡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及「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四給」佛教,不僅遙契佛陀本懷,而且代表著佛教今後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
其四,大師的人間佛教既注重把佛教、佛法生活化,又具有強烈的「內在超越」和「當下超越」特質。這主要表現為把「佛性」內在化為人倫道德,把出世精神融入到現實生活之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真正做到既在紅塵浪裡,又在孤峰頂上!是中國儒家「貫通天人」、「內聖外王」的思惟方法和人生境界的延續與發展!
其五,大師是位精通內、外學之智者、高人。雖身在方外,但熱愛祖國,關注當下,始終懷有一顆熾熱的「中國心」!並以其慈悲情懷、無疆大愛,積極推動兩岸的交流互動,為兩岸的和平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其六,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師推崇備至,身體力行;推廣、弘揚不遺餘力。在世界五大洲興辦了多所大學,在大陸資助嶽麓書院、中國書院博物館,捐建揚州鑑真圖書館,助建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大樓,開創揚州講壇等,助力大陸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綜觀大師一生,他秉持佛法真義,以文化弘揚佛法;他遙契佛陀本懷,以教育培養人才。他以超乎常人之大智慧,成就了超乎尋常的大事業,深受各界人士愛戴敬仰,實為一代大宗師,後學之楷模。
值此大師捨壽圓寂一周年之際,我們在緬懷大師為人間佛教發展,乃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的同時,一定要繼承大師遺志,為中華文化傳承、傳播,乃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繼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