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人形機器人 翻轉全球政經 |2025.07.11 語音朗讀 30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富士康與優必選合作,已有人形機械人「Walker S1」進廠實訓。圖/取自IT之家優必選的工業版人形機器人,能「一機多能」作業,可用於汽車零件搬運。圖/新華社眾擎機器人透過學習,跳出驚人舞步。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來,中國大陸新創企業眾擎機器人(EngineAI)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機器人學習能力;機器人透過觀察真人示範舞蹈,幾天內,便掌握電影《功夫》中的「斧頭幫舞」,引發全球關注。這段看似有趣的影片背後,其實突顯出中國大陸在機器人領域的快速追趕,甚至超越歐美國家的實力。北京日前舉辦全球首次機器人半程馬拉松,「X-Humanoid」機器人表現亮眼;同時,另一家企業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則首次舉辦機器人踢拳賽,儘管許多機器人未能順利完賽,但顯示出,中國大陸業者重視技術進步,並迅速修正錯誤的態度。機器人升級 投入軍事作戰測試當前,中國大陸製造業的工廠機器人密度已超越美國與日本,將人形機器人運用推向更高層次。眾擎、宇樹等企業不僅讓機器人參與垃圾分類、養老院送藥、街頭巡邏,甚至進一步投入軍事作戰測試階段,突顯戰略性發展。眾擎機器人創辦人兼執行長趙同陽表示,中國大陸目前已有50至60家公司涉足人形機器人開發,得益於製造優勢與政府的政策支持。他強調,人形機器人已能透過AI模型,快速學習新工作,免去為每個場景額外編寫程式的麻煩,市場需求也快速攀升。美國企業如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對此高度關注,他坦言,擔憂大陸企業未來可能完全主導人形機器人市場。花旗銀行預測,2050年,人形機器人與相關服務市場規模將達7兆美元,這不僅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回報,更具備深刻戰略意義,可能改變全球經濟與政治格局。中國大陸政府已明確表態,未來20年,將投入人民幣1兆元支持包括機器人在內的高科技產業發展,規模遠超歐美國家。陸工廠機器人密度 超越美德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顯示,中國大陸工廠的機器人密度,4年內已翻倍,超越美國、德國及日本。眾擎、宇樹、樂聚機器人等新創公司持續透過AI技術,提升人形機器人的環境適應性與任務執行能力。深圳企業優必選(UBTech)開發的Walker S1機器人,已在鴻海、比亞迪等知名企業應用於生產線作業。另一家深圳企業樂聚機器人則專注醫療與長照市場,顯示人形機器人在商業場景的應用正加速落實。花旗銀行強調,人形機器人因能直接適應人類現有的基礎設施,因此,將是成長最快的機器人類別之一。未來幾年內,從醫療到家居清潔,機器人將快速滲透至各行各業。馬斯克已成為人形機器人的最強推手。他4月表示,旗下Optimus機器人在年底前,將有上千台在特斯拉工廠上線,有信心在不到5年內將年產能推升至100萬台。此款機器人目前尚未對外銷售,預計2027年上市。中國大陸以政府力量結合民間企業的迅速發展模式,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逐漸取得優勢,此趨勢值得全球密切關注,也可能成為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重要關鍵。 前一篇文章 川普:8月1日開徵關稅不延期 藥品恐飆200% 下一篇文章 川普第2波對等關稅 巴西遭調高至50%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08【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9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10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藍色美景透心涼 撫慰人心川普:8月1日開徵關稅不延期 藥品恐飆200%屋頂綠革命 城市串聯永續 川普公布14國新關稅 台未入列丹娜絲重創南台灣 2死逾635傷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