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感時光】樹界急性子 雀榕的換裝秀

文/蔡元澤 |2025.10.19
52觀看次
字級
逆光下的雀榕英姿煥發 圖/蔡元澤
橫生側枝果實長得多 圖/蔡元澤
五色鳥坐享雀榕果實 圖/蔡元澤
終於找到最可口熟果 圖/蔡元澤
果子多細品慢啄才知個中滋味 圖/蔡元澤
樹根穩固就不怕樹尾颱風吹 圖/蔡元澤
大隻的樹鵲獨霸一方 圖/蔡元澤
咬著蜜黑果揚長而去餵食 圖/蔡元澤
紅嘴黑鵯找尋最香甜熟果 圖/蔡元澤

文/蔡元澤

15年前,特別請一位章姓景觀設計師,為農場做整體規畫──木屋三角公園、前方平台材質、賞鳥平台設施……走到芳鄰邊界時,他指著一棵樹幹暗褐、須大人合抱的大樹說:「這棵是雀榕。」

第一次見到這樹,我問他有何特別之處?他直接切入重點:「矮側枝特別多,主根周圍有粗大的裸根蔓延密布。」又笑說:「它是植物界的怪胎,一年四季都有機會看到它落葉得飛快。雀榕是桑科榕屬的落葉喬木,一年可落葉二至四次。幾天不見,地上滿是落葉,樹上只剩光禿枝條,像男人一夜之間被理成大光頭。這種植物相當罕見,得特別關照。」

雀榕的紅紫色熟果,是鳥類最愛的果子,也因此被稱為鳥榕、鳥屎榕、筆管榕、赤榕等。其種子經由鳥類傳播,形成互利共生關係。它的隱頭花序為花軸向內凹陷成中空的圓球狀,生有短梗,表面帶白點,成熟後轉為深褐至黑色。果實多生於葉腋,有時簇生枝幹。當紅果滿枝時,整棵樹成為鳥群饗宴的天堂。農場裡那棵雀榕,是七甲社區唯一的寶貝,每年落葉時間都極為固定。

雀榕葉片掉光後便迅速萌出新芽,整棵樹齊發。這時採摘最容易,一下子便可採滿幾簍嫩葉。其乳白色「托葉」包著淡粉色嫩葉,宛如花苞,是花蓮阿美族特有的野菜。台東部落的小孩早年沒有零食可吃,放牛時會跑到雀榕下,摘嫩葉當點心。雀榕嫩葉在東南亞山區也是待客佳餚,常被採來食用。

每到春天,雀榕會有一次「大換裝」——落葉約十天後便長出新葉。其葉片具葉柄、托葉,花藏於果實之內,為雙子葉植物,葉脈呈網狀,形態變異大,葉緣多裂或具鋸齒。

為什麼雀榕在溫帶地區會整株齊落葉?那是為了讓新芽有更大的生長空間。落葉後長出的新枝可延伸變長,讓葉片更能擴展受光面積,提升光合作用。雀榕在發新芽前先落光舊葉,讓新芽能迅速補上空隙、伸展,在陽光競爭中取得優勢。它把這種「換葉戰術」發揮到極致——換葉愈頻繁,新芽愈多,搶到的陽光也就愈多,生長更茂盛。

雀榕的「換裝節奏」打破樹木生長的常規:別的樹春夏萌芽、秋冬凋零,它卻急性子地一年換幾回。它像一位時尚達人,不斷試穿新裝,終於長成一棵高雅鮮綠的大樹。

每年4月黃昏,落葉前夕,枝頭掛滿紅果。遠處可聽見雀榕上的「吱吱喳喳」合唱——各種鳥兒呼朋引伴,跳上跳下啄果,享受野外難得的「buffet」合奏曲。那時,我的心和著鳥鳴聲,也樂了、醉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