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為友的人間菩薩林振 文/張群 |2017.01.01 語音朗讀 16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振師兄全家福。圖/國際佛光會吉安第一分會 在花蓮地區一提到林振師兄,沒有人不對他坦然面對癌症的勇氣與樂觀開朗的形象,豎起大拇指。 圖/國際佛光會吉安第一分會 二○一五年林振師兄與同修劉秀珠師姐,參加佛光山菩提眷屬。圖/國際佛光會吉安第一分會 文/張群 在花蓮地區一提到林振師兄,沒有人不對他坦然面對癌症的勇氣與樂觀開朗的形象,豎起大拇指。 罹患大腸癌十三年,抱持「與病為友」的信念,在國際佛光會發心當義工期間,讓他的抗癌過程中,生命更顯得精采豐富,最終雖仍抵不過病魔的侵蝕,但其創造不朽生命鬥士的精神,卻永留人間作為人們學習的典範。一○五年十一月一日下午三點他在妻子兒女的陪伴下,安詳捨報,享年七十歲。 林振師兄在四、五年前回診複檢時,醫師告訴他肺部有一些影點,懷疑轉移,因此再次動手術割除,後來檢查結果是良性的,但誤診已成事實並已割除了四分之一的肺,他卻沒有一點責難與抱怨,也沒有打算要興訟,不禁讓人讚歎他的氣度與修養。 有時候我們會關心並問及他的身體狀況?他總是一派輕鬆若無其事的回答:「能活多久,就算多久了。重要的是要活在當下!」從外表看,林振師兄的樂觀喜捨,儼然掩蓋了病魔噬身的痛苦。事實上,他每次自我介紹自己是癌末患者時,總讓第一次認識他的人一臉訝然!因為從他臉上的氣色,根本看不出他是位癌末的病人。 林振師兄的日常生活似乎不受病情影響,反而讓自己過得更加豐富充實,每天早晨都會去打太極拳,活動筋骨增強免疫力;到花蓮老人會,擔任長期義工,為老人服務,而且熱心公益,待人和睦親切。在過世前一個星期還參加國際佛光會吉安第一分會所舉辦的「北海道場寺院參訪二日遊」活動,即便有病纏身,仍不改其樂天知命的個性,旅遊途中,依然談笑風生,並分享其如何度眾的心得,這就是林振師兄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殊值我們讚賞與學習的地方。 他在國際佛光會曾擔任佛光會吉安第一分會的祕書及副會長等職,經常參與佛光山月光寺各項法會修持活動,對分會會務的付出與發心,更是不餘遺力。尤其每年林口體育館北區禪淨共修祈福法會,幾乎從不缺席。 因為對歌唱有興趣,且認同大師「以音聲作佛事」的理念,所以他也加入了佛光山月光寺的人間音緣合唱團,用歌聲與大眾結緣。雖然有時因回診化療請假,但每當復課時他依然神采飛揚,精神抖擻,那嘹亮渾厚的嗓音,完全讓人看不出是剛做完化療回來的癌症病患。 這幾年佛陀紀念館舉辦的「萬人歌頌偉大佛陀音樂會」,他也都跟著大眾回山參加表演,一首〈禮讚偉大的佛陀〉悠揚動人的讚頌,猶在耳邊輕唱縈繞。在告別式會場上,人間音緣合唱團所有團員以〈祈求〉和〈西方〉為其送別,祝福他到極樂世界仍有人間音緣可唱。 面對生死問題,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自在放下,但從林振師兄的身上,我們學習到一場生死自在的演繹,相信這與他加入國際佛光會多年學佛的修鍊,有很大的關係。樂善好施的他,也將信仰傳承給他的孩子及同修劉秀珠,繼續在佛光會發光發熱,廣結善緣。 「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林振師兄,願您在佛陀的接引下,托質蓮邦,受諸眾樂,更願您能乘願再來,共弘佛陀聖教! 前一篇文章 【生死自在】 生死輪迴觀的現代探索與解讀(十七) 下一篇文章 母親,我們會在天堂裡相遇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08【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9【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10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水蜜桃的季節智者的沉思追憶失去的跫音綠手絹兩碗麵的溫柔那分溫柔 作者其他文章【與你同行】心的旅程人間佛教 行佛的典範 林國照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