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漿技術減碳 廢氣變能源

編譯/韋士塔  |2024.05.25
265觀看次
字級
雪梨大學科學家將溫室氣體轉化為航空燃料的技術。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一種使用電漿(等離子體)的化學工藝,可把垃圾掩埋場排放的甲烷氣體轉化為永續的航空燃料;研究團隊宣稱,這項技術領先全球,有望幫助航空業邁向低碳未來。

甲烷俗稱沼氣,這種氣體與二氧化碳會傷害地球環境,但甲烷的破壞性更強;甲烷造成暖化的效應若以100年來看,比二氧化碳強28倍,若是20年則更高達80倍。

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資料,目前大氣中甲烷的濃度,已達工業化前水準的2.5倍;科學家警告,儘管甲烷在大氣中存在約9年後會消散,但這種溫室氣體的數量、濃度正持續增加。

甲烷最容易在厭氧環境下產生。生物性甲烷來源是微生物在厭氣環境下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含水的環境如沼澤、水田、湖泊及海洋等皆可產生甲烷。人為排放的甲烷,主要來自垃圾掩埋場與化石燃料的燃燒;垃圾掩埋場有大量被丟棄的食物等有機廢棄物,腐化分解後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

為了緩解地球暖化,美國、歐盟、日本及南韓已達成甲烷減量協議,澳洲也在2023年加入這項《加速液化天然氣價值鏈甲烷減排聯合聲明》(Joint Statement on Accelerating Methane Mitigation from the LNG Value Chain)。

雪梨大學的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庫連(PJ Cullen)表示,垃圾掩埋場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來源,這些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甲烷的混合物。研究團隊開發的電漿工藝,能夠把這種氣體轉化為航空燃料的基本化合物「烴」,應用於不容易電力化的產業,例如航空業,藉此逐漸取代由化石燃料提煉的航空燃油,達到減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

專家指出,目前航空燃油分為航空汽油與航空柴油,基本上都是從化石燃料提煉;飛機引擎與煉油廠產生大量溫室氣體,世界各國也正致力推動航空產業減少排放。

庫連教授在發表於《美國化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的報告說明,把甲烷轉化為燃料的過程,是在垃圾掩埋場設置甲烷井,使用類似豎井的機制來提取氣體,並使用在食品、醫藥等產業普遍應用的電漿技術,這是一種電力驅動技術,以高能量的電子射入甲烷與二氧化碳等氣體,產生碳氫化合物,不需要熱量或壓力即可提取氣體。

庫連教授指出,全球垃圾掩埋場每年排放2000萬噸溫室氣體,與全球能源產業的排放量相當。若能讓甲烷轉換為燃料的程序具成本效益且廣泛推廣,世界上所有的垃圾掩埋場都可能成為能源供應來源。他說:「這項技術重新定義了化學工業,也將帶來許多好處。」

電漿技術除了可生產永續燃料,連帶產生讓廢棄物變為再生能源的好處;據統計,澳洲每年產生2800萬噸垃圾,這些廢棄物將從環境的負擔變成環保助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