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後山天使譚爸爸 行醫33年

 |2024.05.14
118觀看次
字級
紅磚牆下,譚爸爸(右)和當年首名外傷病人高秋美(左)、護理師黃美蓮(中),三人還原五十五年前成功診所場景。圖/中央社

【本報台東訊】紅磚牆下,94歲的「譚爸爸」幫64歲的女病患量血壓。這是55年前成功診所看病場景,當年的醫生譚維義、診所首名傷患高秋美,護理師黃美蓮,日前在牆下憶當年。

外籍宣教士在醫療貧乏的年代裡,騎著腳踏車先在東海岸展開山地巡迴醫療,1964年在成功鎮設立首個醫療據點「成功診所」,當時來自美國的譚維義(Frank Dennis)是診所醫生。在行醫過程中他有感後山醫療不足,不僅返美募款籌辦台東基督教醫院,更留在台東行醫奉獻33年。

台東基督教醫院日前舉辦創院60周年系列活動,醫院人員和單車義工,清晨從台東市騎單車到成功鎮,感受當年傳教士騎單車穿梭東海岸看診的辛勞。

接著在成功鎮東海路的「成功診所」集結,診所舊址早已變成住宅區,僅存當年的一道紅磚牆。穿著醫生服的「譚爸爸」譚維義,拿聽診器和血壓機幫當年的首名外傷病人高秋美看診,一旁還有陪診護理師黃美蓮,3人在牆下還原55年前場景。

台東人習慣稱他為「譚爸爸」。「譚爸爸」的事蹟被收錄在教科書〈永遠的譚爸爸〉一文。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也將「譚爸爸」的生命故事改編為《後山天使》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