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V
從上文,我們知道「錨」是重要的船用裝置,那麼古代的錨有什麼不同之處?再者,你知道具體上,船是怎麼把錨拋進海底的?那麼錨又如何安全收回?快一起來看看!
古錨稱碇 沿襲有跡
古代的錨是一塊大石頭,或是裝滿石頭的簍筐,稱為「碇」,碇石用繩繫住沉入水底,透過其重量使船停泊。後來有木爪石錨,即在石塊兩旁繫上木爪,靠重量和抓力使船停泊,這時候的錨就已經有現代錨的雛形了,在中國南朝已有關於金屬錨的記載,說中國古代帆船使用四爪鐵錨,這種錨效能優良,直到現代在舢板和小船上仍有使用。
現在來了解一下錨的具體用法和錨的作用原理:通常船舶在拋錨時,會通過車、舵和錨機三者配合,使錨以正確的角度進入水中,錨沉入水底後,船舶移動,透過錨鏈拉動錨體,使錨爪齧入海底,錨產生的抓力固定海中,會有一段錨鏈鋪在海底,使船舶牢固地停留在預定停留地。
所以錨泊裝置的作用,不僅是停泊,有很多時候錨泊裝置還可以用來協助船舶掉頭、協助船離開碼頭,以及協助擱淺船脫險、協助登陸艇退灘等。
錨鍊拉回 重新啟航
那麼當船必須重新啟航,又該怎麼做呢?在起錨時,船舶會向前開動,同時慢慢收回錨鍊,在離錨較近處,會慢慢拉直錨鍊,此時錨桿在錨鍊的拉力下抬起,錨將以錨冠為軸,利用槓桿的原理,將錨爪從底質中起出,然後船舶繼續收回錨鍊,直到將錨拉出水面。不過不是所有區域都適合拋錨,最適合拋錨的底質是砂石底、其次是泥底,礁石底質是很難拋錨,除了難起拉力,更可能被岩石卡住無法起錨,另外在3000~4000公尺水域的大洋上,也是無法拋錨的,這些在海域地圖上都會標註清楚。
像是有桿錨的錨桿和錨爪為一個整體,錨爪固定不會轉動,錨爪折角約35度,錨桿上有一固定或可折疊的錨桿,多用於小船與帆船且不宜作為首錨。而無杆錨則是錨桿與錨爪分別鑄造,無橫桿,錨爪與錨冠可以繞穿過錨幹下端孔的銷軸轉動,錨爪轉角約45度,兩爪同時入土。看!原來船舶拋錨這麼多講究啊!還有更多不同的錨,等著小朋友慢慢探索與發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