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長夜盡頭的微光》人生比想像中艱難 但光明永遠都在

文/簡妙容(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 |2024.05.18
1115觀看次
字級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文/簡妙容(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

《長夜盡頭的微光》是導演三宅唱的第7部劇情長片,本片入圍2024年柏林影展論壇單元,受到高度矚目。很特別的是,導演繼《惠子不能輸》之後,再度選擇以16釐米底片拍攝,讓影像呈現出柔和的明暗對比、豐富的色調層次。



這幾年對日本療癒系小說與電影有著莫名喜好的我,自從看過瀨尾麻衣子作品改編翻拍的電影《接棒家族》後,很期待有其他作品能被搬上大銀幕,終於等到她在二○二○年的作品《黎明前的全部》被翻拍成電影《長夜盡頭的微光》。

瀨尾麻衣子幾年前突然發現自己罹患恐慌症,眼看生活中所有大小事物再也無法隨心所欲地控制,仍對明天的到來引頸期盼,並以這樣的心情寫下《黎明前的全部》。

第一次閱讀時就讓我欲罷不能,一鼓作氣的讀完,腦海中充滿了很多想像,因此更期待電影的呈現。

彼此都別太過勉強

這部《長夜盡頭的微光》是由近年接連以《你的鳥兒會唱歌》、《惠子不能輸》得到國際影壇矚目,並拿下日本多項大獎的導演三宅唱所執導,描述飽受嚴重經前症候群(PMS)所苦的藤澤,每月一次例行性變得煩躁、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天,她聽見新來的同事山添打開了汽水瓶,僅僅是那樣微小的聲音就讓她變得怒不可抑,對山添飆罵了一番。然而,看起來總是無精打采的山添原來是個恐慌症患者,原本外向的他因為突如其來的疾病,頓時放棄了很多事,像是運動、工作,甚至是女友,現在的他連搭電車、外食等生活當中常見的小事都做不到,徹底失去了生活的熱情與意義。

在栗田科學這個工作環境中同事們的理解與支持下,各自飽受身心疾病所苦的藤澤和山添建立戰友般的情感,即使自己的症狀沒有改善,也成為彼此的後盾。

黑夜盡頭迎來曙光

上白石萌音飾演的藤澤美紗是個平時性情隨和,卻很在乎別人目光,當她發現新進同事山添孝俊(松村北斗飾)似乎罹患恐慌症,她鼓起勇氣主動關懷對方,提供自行車給無法搭電車的山添使用、幫山添剪頭髮、替早退的山添買餐點等。而接收到藤澤善意的山添,也試著認識理解PMS,感覺藤澤情緒快焦躁的時候幫她轉移注意力,兩人一起努力轉化內在不安的情緒,開始學習與自身的疾病共存。不同於原著,電影中兩人的職場栗田工業變成了製作學生科學用品的栗田科學,這群栗田科學的同事們,讓工作環境充滿著互助和諧氛圍,為藤澤與山添兩人提供了不少心靈安定的力量。也促使兩人在共同籌備移動星象儀活動舉辦的過程中,慢慢找到對工作的熱情與自我價值的肯定。

印象深刻的是,當山添迎著陽光騎著自行車前往藤澤住處送還手機,途經一段上坡,他並不勉強自己費力騎上去,而是選擇用牽著車慢慢走上去,正如山添開始調整心境與疾病共存,回程也會帶點心與同事分享,這一段努力自我接納與敞開心扉的過程,著實讓人感動。不同於一開場的滂沱大雨,結尾的太陽雨,透過不同的配樂呈現藤澤心境變化的方式,就如黑夜盡頭迎來的曙光,新的一天又將來臨。

《長夜盡頭的微光》是導演三宅唱的第七部劇情長片,本片入圍二○二四年柏林影展論壇單元,受到高度矚目。很特別的是,導演繼《惠子不能輸》之後,再度選擇以十六釐米底片拍攝,讓影像呈現出柔和的明暗對比、豐富的色調層次。

整體來說,這是一部療癒暖心電影,傳達給我們的是:無論是充滿喜悅的一天,或是沉浸悲傷的一天,只要地球依然轉動,黎明就會到來,人生雖然比想像更艱難,但光明永遠都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