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佛門行事151 短期出家

文/星雲大師 |2024.05.18
360觀看次
字級
在家信徒到寺院裡,學習過短期出家的生活,培養出世的性格,體驗出家為僧的意義。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許多在家信徒,有心想要體驗出家生活,藉由短期的出家生活,試驗自己的信仰。因此,自從一九八八年起,佛光山遵從佛制,舉辦「短期出家修道會」,每年都有數千人參加。他們到寺院裡,學習過短期出家的生活,培養出世的性格,體驗出家為僧的意義。到了現在,兩岸都在奉行,所以關於短期出家,有幾點意見,略表如下。

在佛教裡面,在家信徒發心出家,有的是終生的,有的是有限期的。比方說,中國自古以來,出了家也可以還俗;還俗以後,在一些因緣條件下,還可以再出家。

像現在的南傳佛教,他們就保持著傳統,每一個男子在他一生當中,必定要出家三個月,接受佛門教育,他才能算是完成做人的條件。所以,在泰國的男子,他們會說「我出家五年」、「我出家十年」;出家的時間愈長久,就覺得他們的身分愈高貴。就連泰國的國王,他也必須出家一次,才能登上王位。

現在中國各地,因為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的問題,慢慢的也發覺到,要鼓勵人來短期出家,以此護持佛法、淨化身心。不過,現在的短期出家,都有時間上的不同,有的一個星期,有的二個星期;這樣為期太短,只能做一些出家禮儀上的學習,對於出家人應該為教服務、奉獻這種精神的培養,事實上是還談不上。

所以,我認為短期出家的限制可以放鬆。例如,時間上可以准予三年、五年,甚至七年、十年,不要有太多的限制;等到真正決定要出家了,你就要受僧戒,不能受僧戒,就還俗做在家人。

至於出家要不要剃頭的問題,假如出家一個星期,女生因為受的是「式叉摩那」戒,固然可以不用剃頭;就是男眾,只出家一個星期,也不需要剃髮。因為出家學佛不等於剃頭,這也是印度的文化。就是當初佛陀成道之後,他也曾經說過,出家是心理上的出家,不是剃髮才名為出家。可見剃髮與否,和出家不是有太嚴重的關係。

如果做長期的出家,剃髮是佛教的傳統,我們還是要尊重這種傳統文化,不要改變。這表示是一種決心,發願終生出家,以有別於社會人士的行持。

不過出家以後,他就應該依佛教的規矩,受三衣鉢具;但現在短期出家一個星期,他頂多能受到沙彌戒,只披搭五衣,照理說,還不能成為比丘,不需要托鉢。是要等到受比丘戒之後,出去托鉢,才有吃鉢飯;一般初機出家,才剛學習,還在沙彌的時候,還沒有資格吃鉢飯。不過為了體驗出家生活,短期出家可以選擇一天吃鉢飯。

現在舉辦短期出家的道場,短期出家一個星期的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習做人,給他認識人間佛教,能通達佛國淨土的目標等。此外,讓他學習處世,明白一個出家人對社會應該要服務,性格要和平、要慈悲、要結緣,在心態上要加以改良,在行住坐臥的行儀上,要有一點做人的莊重。就如佛教的四威儀、三皈、五戒、十善,不管你出家不出家,都應該要奉持。

另外,在短期出家期中,學習一些佛教的歌頌、讚偈,等他回到社會上,能可以經常傳播,代表佛教法音宣流,同時也表示自己曾經出過家,能把佛教的光明、法水,帶到世界各地,廣結善緣,讓自己的身心獲得清淨安穩。

尤其,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能讓信仰淨化、昇華,繼而發願普度眾生,這才是短期出家的意義,而不光只是剃頭而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