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小丑 幽默化解行人地獄

 |2025.03.23
378觀看次
字級
法國 創意交通標誌 法國雷恩市的插畫家團隊創造出一系列創意交通標誌,吸引用路人注意行人與路況。圖/取自IG@wood_camper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台灣因行人事故頻傳,被外媒形容為「行人地獄」,即便政府大力整頓,路口亂象仍時有耳聞。事實上,在全球同樣面臨交通問題的城市,已有創意且有效的案例,證明改變不一定來自重罰與監控,也可以來自一場無聲的默劇表演。拉丁美洲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便曾在街頭引入「交通小丑」制度,以幽默與戲劇緩解交通亂象,引發國際關注。

1995年,哥倫比亞國立大學教授莫庫斯(Antanas Mockus)當選波哥大市長,面對交通警察貪腐、行人亂穿、騎士亂鑽等亂象,他做出令人跌破眼鏡的決定——將原本駐守路口的警力換成20位默劇小丑,後來更擴編至420人。他們不罰錢、不責罵,而是戴著白帽、穿著鮮豔寬褲,走上街頭用誇張動作模仿違規者,甚至在車頭蓋上彩帶、表演側手翻鼓勵守規家長,打造一場場「交通默劇」。

小丑們對闖紅燈的行人掩嘴訕笑,對配戴安全帽的騎士拍拍手致意。他們不只角色扮演,也成了城市的潛移默化力量。這場文化實驗意外奏效,據統計,波哥大的交通事故死亡率5年間下降近5成。莫庫斯說:「這些小丑既不說話、也沒權力,卻辦到了其他人做不到的魔法。」

哥倫比亞的交通小丑概念,隨後影響其他國家。墨西哥市人口超過2000萬,每日有400萬輛車輛進出,交通混亂程度可見一斑。當地一群義工自發打扮成小丑,在繁忙街頭用默劇提醒駕駛人「禮讓行人、保持距離」。

不同於指揮哨聲或嚴肅廣播,小丑用肢體模仿違規動作,表演誇張跌倒、假裝害怕被撞的橋段,引發路人會心一笑,也讓駕駛人反思自身行為。一名義工說:「我們不是來取笑人,而是讓大家笑著改變。」

冰島漂浮斑馬線  守護行人

除了拉丁美洲的街頭表演,其他國家則從設計與文化出發,打造讓人眼睛一亮的交通安全解方。冰島道路工程公司Vegmálun GÍH利用3D彩繪技術,設計出視覺上懸浮的「立體斑馬線」,駕駛人乍看會誤以為前方有障礙物,自然減速,保護行人安全。如今這項設計已被多國引入,兼具美感與實用性。

日本音樂道路 減少超速

日本栃木縣的「音樂道路」將交通安全化為一場音樂藝術。這段音樂道路是從奧日光往日光市區的「第一伊呂波坂」,大約200公尺長的下坡路段。由於路面設置防止結凍的特殊溝槽,當車輛用一定速度經過時,輪胎跟路面接觸時就會發出像音樂的聲音,所以也被認為有抑制超速的效果。

日光東照宮內有「不見、不聞、不言」(也有說法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的三猿像,所以音樂道路選用日本樂團「後醍醐」名曲〈猴子魔法〉(MONKEY MAGIC)旋律,只要駕駛人用時速40公里行駛這個路段,就可以聽到大約20秒的音樂。

法國雷恩市的插畫家團隊則創造出一系列色彩繽紛、表情俏皮的創意交通標誌。這些路牌雖不具法定效力,卻有效吸引目光、提醒用路人注意行人與路況。設計團隊強調:「我們的目標不是嚴肅警告,而是用溫柔提醒與幽默語氣,讓人心甘情願地改變行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