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情緣】親親為大

文/陳若彣 |2024.05.24
220觀看次
字級
作者在其母親曾經的老家門前拍照。圖/陳若彣

文/陳若彣

爸媽在時,我一 心忙自己。從北上念書開始,工作、進修、結婚、生子,公務、家事,那麼理所當然。每年寒暑假回去像蜻蜓點水般,幫不上什麼忙。

老人的回診、復健,我都跟不上拍,看著弟弟妹妹和外勞忙碌,我唯一能做的只是金錢的孝親。

父母親是國共內戰時來台,爸爸是江西農村地主,他的哥哥, 也就是我們的伯父是領有自衛隊的鄉長,他們只能逃難。風雨飄搖中養大我們姊弟四人。

許是離鄉,許是貧窮,媽媽急躁剛強,曾經我頂嘴:「我不是你的財產。」多少年後,我才明白,他們只有我們。

兒時,功課中有連襟和妯娌,老師怎麼解釋我都聽不懂,因為我們沒有親戚。

爸媽在杭州結婚,媽媽念念不忘西湖,她家在寶石山半山上,上學要走蘇堤,可憐她後半生都在高雄鄉下。某次和媽媽聊天,她說:「剛來台灣,每晚織毛衣,望著窗外的月亮,真想到院子裡挖一個坑把自己埋了。」真的是「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兩岸開放探親時,爸媽已無力遠行,尤其媽媽多次跌倒,脊椎挫傷又摔斷腿,終日困在輪椅上。老家的親人來台,我又陰錯陽差地錯過。待我卸下工作,以為可以常伴爹娘時,他們已經等不了我了,退休後兩個月,爸爸仙去,隔年媽媽也走了。

我慢慢回想往日,像鈍刀割肉般揪心。外子常邀我外出散心,可我很難開懷。

今年清明我回杭州了。七十歲才回家鄉,慚愧!短短幾日,我有了幾位阿姨姨丈、表弟妹、妹夫們和外甥兒,我們一起出遊,吃飯喝茶,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事,大到家國,小到寵物,像似要把曾經的斷鏈接上,表妹設了一個群組叫「一家親」。

終於,我見到媽媽的親人,走過媽媽的老家,爬上寶石山,踏過蘇堤,樓外樓吃了飯,靈隱寺燒了香,深刻體會血脈相連是什麼。小阿姨叮囑我:常回來看看吧!

對小女說:「外婆不在了,姨婆也是婆。」臨行前答謝親友,大家吃個團圓飯,我感謝大家曾經對爸媽的照顧,對我們的照顧。我的心再也不空洞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