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蹺

文/Sven |2024.04.24
225觀看次
字級
圖/樹下繪本
圖/樹下繪本

文/Sven

每當有廟會、園遊會或傳統民俗活動時,總能在人群中看到有些人似乎「高人一等」。沒錯,那多半就是「踩高蹺」了。

傳統上,踩高蹺也叫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或縛柴腳,與跳繩、扯鈴、踢毽、陀螺、舞龍舞獅等一樣,也屬於所謂中華傳統民俗技藝的一種,政府已將它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悠久 傳說各異



高蹺的歷史很悠久,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近似踩高蹺起舞的形象字了。東周的《列子·說符》是最早記錄高蹺的文獻,上面有:「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意思是說,宋國有個走江湖賣藝的人,憑著自己會的技藝,跑去見宋王宋元君。宋王接見了他,並讓他當眾表演技藝,只見他把兩根比身體長一倍的木棍綁在小腿上,然後又走又跑,由此可見,高蹺早在西元前五百多年就已流行了。

至於高蹺的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說古人為了採摘樹上的果實而製做的,另外一種說法跟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晏嬰有關。據說他有一次出使鄰國,當地人嘲笑他的身材短小。於是他就給自己裝上了一雙木腿,顯得自己很高大,結果弄得眾人啼笑皆非,但踩高蹺也因此流傳在民間了。

高蹺的真正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指的是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原始社會中,以血緣關係結合的人類群體。他們一般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且往往用一種動物或植物,來作為自己氏族的圖騰或標記。歷史學家孫作雲就曾考證,上古時期的堯舜時代,丹朱氏族曾拿鶴作為圖騰,並且在宗教祭禮中踩著高蹺模仿鶴跳舞。

活動起源 演變戲曲



另一種看法認為跟沿海漁民的捕魚活動有關。《山海經》曾這樣記載長股(腳)國的人:「身體與一般人一樣,但雙腿奇長,可達三丈,行走時像踩著高蹺。」據說他們都赤裸上身,頭髮披散,善長捕魚。後人對這段文字還做了這樣的補充:「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捕魚」。意思大概是說,腳上綁著長木蹺,手持長木製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巧的是,今日中國大陸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然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中撒網捕魚的習俗,或許正是那時候流傳下來的!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知道,高蹺的起源可能與宗教信仰、生活實用、雜技表演有關。非洲薩伊的喬克威(chokwe)部落的宗教儀式中,巫師腿上綁紮著長木蹺,徐徐走動,兩手緩緩起舞;這可說是高蹺的起源與宗教儀式、圖騰崇拜有關的又一個佐證。

後來,高蹺還從單純的雜技逐漸演變

成一種民俗藝術表演,可區分為文

蹺、武蹺。武蹺強調如倒立、疊

羅漢、劈腿等技巧動作。文蹺重

扮相,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例如戲曲節目中常見的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濟公等人物表演。

傳統延伸 遊戲加值



傳統的高蹺通常是在鞋底加上又硬又長的木條製做成的。不過現在還有一現代版高蹺,叫「彈簧高蹺」,更確切說,這其實是一種「彈跳桿」(pogo stick)。它是一種借助機械,來協助人力彈跳的器具,通常作為玩具或運動使用,也是極限運動(危險性較高、技巧與體能需求較高的運動)的器材之一。

還有一種叫「兒童高蹺」,簡單易做。用繩子將木塊、鐵罐或椰殼等物體相連,腳踩在物體上,用手拉直並控制繩子後就可移動或前進了,是一種可以強化孩童平衡感與手腳協調性的遊戲,你也想試試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