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瑩剔透之雪花

文/梅莉娟  |2024.01.10
351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圖/123RF

文/梅莉娟 

你看過漫天雪花,紛紛揚揚的形狀嗎?

古人曾說:「凡草木之花多五出,獨雪花六出」,意思是說,凡是草科、木科的花朵,一般是五個花瓣,唯獨雪花有六瓣。而歷史上第一位給雪花拍照的人,叫做Wilson Bentley,在1865年出生美國佛蒙特州農場,從小對雪花著迷,不到19歲就開始記錄深愛的雪花,終其一生拍過的雪花數量超過5000朵,且形狀未有任何重複,之後許多對雪花愛好的科學家和攝影師都加入了拍攝雪花的隊伍,那麼你現在有一點概念了嗎?實際上,雪花並非都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六瓣狀」啦!

那麼雪是什麼?是結了冰的雨嗎?其實兩者差別很大,結了冰的雨稱為霜。水是一種很特別的化合物,它可以3種狀態存在:固體→液體→氣體。我們所熟悉的水是液體的,水在低溫下轉變成為固體。如果在大氣中的水分變為固體降下來,便成為霜。

但雪的形成卻並不是經過氣體→液體→固體的步驟,而是由水的氣體形狀直接變為固體。這是由於水的特徵。大氣中的水氣分子在零度下仍是液體,稱為超凍(supercooled),通常不會變為固體。但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被碰撞,便會立即結冰,所以飛機在上空以高速飛行時,機身表面會舖上一層雪。在大氣層300公尺上空的氣溫若下降至0℃至-4℃,水氣分子會與凝結核(它可能是一些微塵)相撞形成各種形狀的雪花,繼而降下地面。

雪通常是透明的,但偶然會看見紅色,綠色,藍色甚至黑色的雪,這是由於水內有真菌,綠藻孢子或空氣汙染物。雪花下降之後,會失去了它的結晶體結構,變成立體,在地上累積便結成冰。

雪花晶體 千姿百態



而美麗的雪花形狀,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雲層中的溫度和溼度。要知道溫溼度如何影響雪花的形狀,就得提日本的一個物理學家中谷宇吉郎(Ukichiro Nakaya),他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在試驗室培育雪花,因而發現了不同雪花形成的規律,還製作過雪花形態圖表。

他認為,雪花的主要類別,以看到在任何給定溫度和飽和條件下所形成。最美麗的六瓣星狀雪花,只生長在雲層溫度在-15℃左右的狹窄溫度範圍內,針葉和柱狀物雪花最常形成於-6℃左右的雲層中。當雲層溼度較高時,會長出更精緻的樹枝狀雪花晶體,溼度較低則易形成簡單的板狀或者柱狀晶體。

雪隨風飄 大如鵝毛



多年來的研究顯示,雪花晶體可以分類的種類數量一直在穩步增加,在20世紀30年代的早期研究中,它們被分為21種不同形狀的類別;在20世紀50年代,這個類別擴大到42個類別,在20世紀60年代擴大到80個類別,2013年擴大到驚人的121個類別。

不過,一片雪花究竟有多大呢?古人說明雪花大小的詩句也很多,如李白曾用「燕山雪花大如席」來形容燕山雪花之大,而白居易也在《雪夜喜李郎中見訪》中寫道「可憐今夜鵝毛雪,引得高情鶴氅人」,將雪花比作鵝毛,如今我們也常用鵝毛大雪來形容雪之大。

一般情況下,我們能夠看到的單個雪花直徑一般在0.05〜0.3公分之間,這樣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極精確的解析天平上才能稱出其重量,大約3000〜10000個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公克重。科學家曾做了個粗略統計,一立方公尺的雪裡面約有60〜80億顆雪花。

在非常嚴寒時形成的雪花晶體很小,幾乎看不見,只有在陽光下閃爍時,人們才能發現它們象金剛石粉末似地存在著。一般氣溫愈高,雪花晶體會相對大些。通常我們看到的「鵝毛大雪」其實並不是一顆雪花,而是由許多雪花黏連在一起而形成的。這種情形一般發生在溫度相對較高的情況下,此時的雪花晶體很容易互相聯結起來,這種現象稱為雪花的併合。尤其當氣溫接近0℃,空氣比較潮溼的時候,雪花在下落過程中的併合能力特別大,往住成百上千朵雪花合成一片「鵝毛大雪」,它是許多雪花的聚合體而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