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戒是善法的根本 |2021.05.07 語音朗讀 68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不懂改過,自然罪過加重,只有沉淪三途惡道。圖/unsplash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戒學-性戒與遮戒文/星雲大師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受戒猶如學生遵守校規,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圖/unsplash本質上是罪惡的行為,稱為性戒,例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行為,無論佛教是否制戒,國家是否訂法,本質上為天理所不容,是社會所公認的罪行,屬於性戒。如果本質並非是罪惡的,只是容易產生譏嫌,或誘發其他本質上罪惡的行為,則稱為遮戒。例如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失去理智,轉而犯下殺、盜、淫、妄等惡行,屬於遮戒。從性、遮這兩種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慮的層面是十分圓融的。圖/unsplash一般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較小,還是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不懂改過,自然罪過加重,只有沉淪三途惡道。圖/unsplash因此,在佛教中,一個破戒的人並非可恥,只要至誠懺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個破見的人,則有如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就如同在政治上,思想犯的罪過比較嚴重。在佛教的戒律上,錯誤的思想見解,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昧於因果的邪惡見解,是煩惱的根源,也是障道的因緣。因此,一個修學佛法的人,首先要培養正見,有了正當的見解,才能勇猛精進,深入佛道。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蜜蜂檢測新冠病毒 幾秒鐘內有答案 下一篇文章 6搶1/中國大陸隊退出 5隊爭搶1席奧運資格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08【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9【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10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M1A2T射靶全中 總統讚:地表最強戰車漢光41號首日 後備旅級動員 演練限制空間戰鬥CPI連3降 外食房租續漲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同心動員演習 後備軍人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