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界美食家】鳳頭鸚鵡 最愛藍莓優格配麵條

文/朱莉雅整理 |2025.03.30
1019觀看次
字級
鳳頭鸚鵡Figaro懂得自製工具來取得食物。 圖/奧地利醫學大學
圖/123RF
鳳頭鸚鵡堪稱是「鳥界美食家」。圖/123RF
鳳頭鸚鵡Figaro懂得自製工具來取得食物。 圖/奧地利醫學大學
鳳頭鸚鵡喜歡吃麵條加藍莓豆漿優格。圖/奧地利醫學大學
鸚鵡有靈活的智慧學習,能透過想像解決物理和邏輯問題。圖/123RF
鳳頭鸚鵡Figaro懂得自製工具來取得食物。 圖/奧地利醫學大學

文/朱莉雅整理

靈長類動物,一般被認為是人類的近親,也是相對智商較高的物種,會做出和人類相似或相近的行為,然而,近期在《當代生物學》期刋上發表的「戈芬氏鳳頭鸚鵡的創新調味行為」研究,卻首次發現:聰明的鳳頭鸚鵡不只會學人說話,對吃還很講究,甚至會替食物調味,讓食物變得更加美味可口後,再好好享受美食。

先前科學家的研究,曾經記錄了不少物種的動物會有明顯的浸泡食物行為——浣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外,至少有25種鳥類在食用前,會將食物浸入水中,但牠們這樣做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

調味再吃行為很稀罕

動物學家認為,非人類動物的浸泡(或蘸醬)行為,普遍被認為是一種覓食創新。它通常顯示動物具備軟化乾糧、清潔、調味、淹死獵物或運輸液體等意識和能力有關。

相對的,關於食物調味行為的研究和報導卻很少。而新近的這項研究,卻證實了鳳頭鸚鵡表現出創新的「浸泡行為」,懂得浸泡乾糧(嬰兒磨牙餅乾)在醬料中,讓乾糧變得更可口。

奧地利維也納醫學大學的兩名獸醫學研究人員過去發現,鳳頭鸚鵡會很講究的在食物吃進口中前,先把食物放在水裡清洗一番,甚至時間長達22.9秒;且為了增加口感,鳳頭鸚鵡還會把硬麵包放到水裡泡軟,並且排除萬難(如爬上梯子找平日洗澡的水碗,或把路上的東西移開)好讓食物務必放進水中泡軟。

鸚鵡講究飲食巧搭配

最新發表的研究更進一步發現,鳳頭鸚鵡對吃很講究。維也納醫學大學的獸醫學研究員有次意外發現,兩隻鳳頭鸚鵡會將煮熟的馬鈴薯片,浸入藍莓味優格中,似乎想為口味單調的食物增加特殊風味,讓食物更容易下嚥。

為研究這項行為,研究員在早餐時觀察14次,每次30分鐘。18隻鳳頭鸚鵡都有裝食物的碗,碗裡有馬鈴薯或義大利麵條,以及三種浸泡介質:淡水、原味優格、藍莓豆漿優格,可供鸚鵡自由選擇和搭配。

比起原味更愛藍莓醬

結果是18隻鸚鵡中,一半以上更喜歡吃義大利麵條,而且將麵條泡入藍莓豆漿優格的次數,比泡入原味優格中多兩倍,有趣的是,沒有任何一隻鸚鵡,把麵條泡進淡水中,也只有少數的鸚鵡選擇吃原味馬鈴薯,這顯示與原味優格相比,鳳頭鸚鵡更喜歡吃麵條加藍莓豆漿優格。

研究員發現,鳳頭鸚鵡在飲食過程中,真的會挑起義大利麵條,先蘸一蘸藍莓豆漿優格再拿來吃。「就像人們用薯條蘸番茄醬一樣,最後一起吃下肚。」

研究人員觀察發現,當鳳頭鸚鵡在讓麵條沾滿藍莓豆漿優格時,既認真努力又不怕麻煩,牠們會拖曳、滾動和按壓義大利麵條,以便麵條沾裹更多的優格。

蘸醬和清洗時間有差

動物學研究員為了進一步證實推論,確定接受測試的鸚鵡,確實是喜歡沾醬口味,而不是為了用優格「洗」食物,他們仔細測量了鳳頭鸚鵡蘸醬的時間,發現鸚鵡會將食物停留在優格中,平均時間為3.2秒,而當牠們清洗食物時,平均泡水22.9秒,因此動物研究員證實:鳳頭鸚鵡以食物浸泡優格,確實是為了調味。

研究員也懷疑,鸚鵡是否因為喜歡某種顏色,才會特別愛蘸某種醬料,經過單獨測試優格顏色偏好後,發現鸚鵡們對顏色沒有明顯偏好,顯示鸚鵡之所以選擇浸泡何種優格,是基於味道而不是視覺(顏色)因素。

非靈長類動物首發現

這項有趣的食物偏好測試,反映鳳頭鸚鵡特別喜歡「麵條+藍莓」這種組合,優於單獨吃麵條或優格,至於當食物變成馬鈴薯時,鳳頭鸚鵡則覺得無需調味,原味口感似乎還可以。

科學家表示,鸚鵡沒有將食物浸泡在淡水中,而是將食物蘸優格一起食用而不是舔掉,這些行為都支持了「浸泡是為了調味」的解釋。

維也納醫學大學的團隊指出,1960年代曾進行關於「動物會調味食物」的研究,證實日本獼猴會將馬鈴薯浸入鹽水一段時間再吃,當時也是人類首次發現:靈長類動物譜系外的食物調味行為。近期,則證實鳳頭鸚鵡是第三種懂得食物搭配醬料的物種。

模仿或天生尚難證實

研究人員因此開始更仔細地觀察鳥兒進食的情況——除了麵包乾,還有種子、鳥食顆粒、乾果和玉米片。研究人員在觀察過程中發現,有幾隻鳥會模仿其他鳥兒蘸醬的動作,儘管牠們的專注程度和浸泡麵包的時間長短有所不同。

研究員坦言,目前還不清楚,鳳頭鸚鵡的這種「懂得將食物搭配醬料來吃」的能力,究竟是一隻鳥教會其他鳥,還是這種鳥種天生的偏好,畢竟,人類對於動物在食物調味行為上的機制,還不是十分清楚,但這項實驗卻再次證明了,戈芬氏鳳頭鸚鵡有解決問題和連續規畫行動的超高認知力。



善用工具 解決問題

過去,動物學家早就發現,鳳頭鸚鵡就像「棉花糖實驗」中的聰明組的孩子,很懂得用延遲滿足,來換取更多的利益──只要牠們發現:稍加等待就能得到更好的獎勵,鳳頭鸚鵡就會抵抗吃零食的誘惑,以換取稍後更多的零食獎勵。此外,鳳頭鸚鵡也懂得評估情境,往往只看一眼,就能知道物體是重是輕,自己有沒辦法承受重量。

動物生物學家還發現,鳳頭鸚鵡不只會用工具,還能隨身攜帶多種工具,預備日後使用的動物。科學家形容,鳳頭鸚鵡會隨身攜帶多種工具,就像人類會帶著內六角扳手,隨時拿出來應急解決問題一般。

奧地利維也納醫學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曾發表研究證實,來自印尼的戈芬氏鳳頭鸚鵡,有辦法自製工具,取得研究人員特意安排的飼料。

參加實驗的4隻由人類飼養的鸚鵡,其中以鸚鵡Figaro表現最傑出。研究員把飼料放在一個透明膠箱內,中間有一個小洞,Figaro會用喙把紙皮咬成長條狀,成功從小洞撥取飼料。其餘的鸚鵡同樣利用不同方法取得箱中的果仁。

該項研究指出,鸚鵡有靈活的智慧,顯示牠們除懂得觀察他人的行為學習,亦能透過想像解決物理和邏輯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