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伊娃.喬瑟邦的作品〈此處〉。圖/北美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14屆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11月起於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幕。展覽由山姆.巴塔維爾與提爾.法爾拉特共同策展,彙集來自全球37個城市、72位藝術家的作品約150件,涵蓋繪畫、雕塑、錄像、攝影和表演等,其中包含34件全新委託創作與現地製作,展期至明年3月29日。
北美館指出,展覽探討「思慕」作為持續推動人類的內在驅力。2位策展人進一步說明:「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唯有在此地能實現的雙年展——傾聽那些形塑台北今日樣貌的歷史、語言和矛盾。我們與北美館藏品的對話,並非懷舊之舉,而是一種扎根:當堅持深入參與在地故事時,在地便能成為關照世界的透鏡。」
他們強調,在這場展覽中,「思慕就是那座橋梁——它始於記憶的親密之處,並延伸至地方性與普世性共享的地平線。」
展覽的亮點作品包括邱子晏的現地製作〈偽飛行場〉,他重建一個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誘敵機場,透過由鐵架和紙板手工搭建的零式戰鬥機,以及駕駛艙內的錄像,融合歷史事實與虛構敘事,藉此檢視集體記憶的形塑過程。
伊凡娜.巴希奇的作品〈氣動激情〉和〈靈變〉將呼吸的動作轉化為雕塑形式,透過特定節奏敲擊的石頭、玻璃容器與其中的霧氣,模擬肺部呼吸的運動,體現對昇華的渴望。
傑基.康諾利錄像作品〈礦物王國(暗綠)〉將個人悲傷轉化為數位地景,並運用如夢似幻的意象,讓記憶與虛擬場域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