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首場研習

人間社記者黃嘉偉台中報導 |2025.07.12
173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首場研習6日於惠中寺舉行。圖為覺居法師(前排右14)、妙凡法師(前排右13)、如瑄法師(前排右12)、妙願法師(前排右16)、陳玉女(前排右15)、蔡孟樺(前排右17)等講師群,與全體民眾合影。圖/人間社記者張茗芸

【人間社記者黃嘉偉台中報導】為讓民眾與佛光人深入了解《星雲大師全集》的核心精神,以及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從佛陀思想至人間佛教實踐的歷程,佛光山惠中寺於六日舉辦首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專題導讀課程,現場吸引逾六百位佛光人與民眾熱情參與,共同薰習佛法、深入共學。

課程邀請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及研究中心主任妙願法師、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惠中寺副住持如瑄法師、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教授、《星雲大師全集》主編蔡孟樺,以及國際佛光會台中第一督導區督導長曲鈞瑜共同導讀。

承續佛陀 大師重視教育

「佛教的教主,你會想到誰?」妙凡法師透過提問,引導大眾思索佛教的根本。在陳玉女教授幽默而富專業的主持引導下,帶領大眾深入認識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以及編纂《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的契機與目的。課程中逐一解析傳燈錄的十章體系與十大貢獻,說明星雲大師如何從佛法的內涵、形式、智慧與定義等不同面向切入,探討人間佛教的核心精神。透過深入淺出的引導,使大眾更易理解書本架構與內涵。

第二堂課程由妙宥法師、如瑄法師與曲鈞瑜聯合主講,探討如何在人間實踐與弘揚佛法。妙宥法師指出,透過藝文活動深入社區與信眾心中,是實踐人間佛教的重要方式。星雲大師一生最重視教育,正是承續佛陀弘法利生的志業;他強調,世界上第一所大學源自佛教,教育即是弘法的根本。

如瑄法師則從六大弘法方法談起,分享如何透過現代媒介傳播佛法。他以惠中寺的蔬食推廣為例,說明素食亦能成為弘法工具;並談及佛教四化中的「科技化」,如「未來與希望講座」以科技投影講師照片於寺外牆,結合現代道場空間設計,呈現佛法與藝文融和的實踐成效。

曲鈞瑜則從文化面切入,以文化走讀、環保與心靈活動為例說明,並提到覺居法師曾說過,活動是載體,佛法與文化的弘揚才是核心目標。

第三堂課聚焦於「人間佛教的圓融思想與實踐內涵」,妙願法師指出,佛光山能夠跨越佛教不同宗派,進行更深層次的文化交流,正是源於星雲大師超越宗教藩籬的胸懷與智慧。大師創建全新的「融和」判教模式,結合佛陀本懷思想與人間佛教實踐,突破傳統封閉的教理分類,兼顧理論與實踐、學術與修行,為未來佛教的發展奠定實踐基礎,堪為佛教知識與信仰整合的典範。

學佛行佛 弘傳人間佛教

蔡孟樺透過故事分享大師開山弘法、創辦《覺世》期刊、設立佛學院的種種歷程,展現大師一步一腳印落實人間佛教的精神風貌。

覺居法師結語表示,透過課程引導,帶領大眾走入人間佛教的思想核心,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實踐佛法、推動信仰傳承,並從榜樣中獲得啟發。他鼓勵大家從今日出發,學佛、行佛,找到人生與佛法的方向,將法喜分享給家人,從中實踐弘法。

活動最後由覺居法師與妙凡法師共同帶領大眾進行點燈儀式,覺居法師則勉勵大眾,不是只有自己閱讀經典,更要成為傳燈人或點燈者,點亮自心,照亮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