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剎參訪記】日本福岡 雷山觀音寺

文/心施 |2024.05.25
234觀看次
字級
大悲山門保留完整唐朝文化建築。圖/心施
大光寶殿在日傳承臨濟法脈。圖/心施
行走在唐代的迴廊間感受禪意。圖/心施
具有四百年歷史的大松樹。圖/心施
百年歷史間歷經多次戰火侵襲。圖/心施

文/心施

位於日本福岡大悲山的禪宗道場「雷山觀音寺」,曾毀於歷史的戰火中,再度照原貌起造至今,也已歷經百年歲月,是一處唐式建築的百年古剎,有幸在任務結束返台前,利用短短時間前往參訪,感受臨濟宗在海外開枝散葉的道場風華……

走訪日本福岡雷山觀音寺(正式名稱應為「雷山千如寺大悲王院」),映入眼簾是座古色古香的唐式建築,這座百年古剎,當地人親切的稱為「雷山觀音寺」,最早是在公元725年由印度高僧清賀上人所創。

經過戰亂,僧坊曾經荒廢,在1753年由福岡藩主黑田繼高公建立大悲王院。院內的大松樹迄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寺中供奉最有名的是巨大的千手觀音像,被日本文部省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趁便探訪禪宗法脈

尋訪古剎的機緣,起於慈航幼稚園受台日中文化交流會邀請至福岡表演交流,很榮幸自己是隨團陪伴人員,利用第5天返台前,上午9時出發到機場前的一個小空檔,查看導航地圖位置,發現雷山觀音寺,僅距離福岡佛光山路程約8分鐘,便踏上忐忑、興奮的心情,獨自一人徒步探訪。

當走進大悲山,瞬即被建築物攝受住,大腦中樞神經傳出指揮,拿起手機用眼睛緊盯四周拍照,最上面橫框寫上大大繁體漢字「大光寶殿」,我的直覺很快認出,眼前這是一座唐朝建築文化,或許與佛光山是臨濟法脈有相關,於是一步步走進寺院先拍照,回台灣再慢慢查詢相關禪宗歷史典故。

臨濟子孫滿布天下

回台查找記載,發現這座禪宗道場與初祖黃擘禪師有深厚淵源。黃檗希運禪師,是唐代高僧,福州(今福建) 人,幼年時於福州的黃檗山出家,相貌異於常人,額間隆起有如圓珠,身長7尺高,生性淡泊,精通內外諸典。

黃檗希運禪師的弟子之中,以臨濟義玄禪師最為傑出。不禁想起佛光山開山祖師是臨濟宗第48代,又在佛光山三皈五戒本有段文字提到:「歷代祖師;棲霞堂上 若 舜大和尚, 佛光堂上星雲大和尚。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光臨道場,證盟皈戒!」

原來和我們相同是臨濟子孫,跨海在日本也能相逢,果然是臨濟子孫滿天下,更加想起家師訓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叮嚀與使命。

證道之行意外之旅

過去祖師撰寫《景德傳燈錄》云:「臨濟義玄初在黃檗禪師座下依止。一日,首座睦州見義玄在此多年,便教其往黃檗禪師處問問:『什麼是佛法大意?』義玄依言,前去問黃檗禪師,結果問了三次,三次都遭師棒打。義玄自嘆障重,不能領會箇中深旨,於是向黃檗禪師辭行,欲往別處去。」之後在大愚禪師逼拶之下,終於大徹大悟,並於開悟後,再度返回黃檗門下。

這趟5天日本福岡參訪,參拜百年古剎大悲山禪宗道場,是場意外、冒險之旅,未在安排行程中,但心中悸動澎湃,道心更加堅定,藉簡單心得分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