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2024年功德主會議 佛光人展現信仰傳承力量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王淑芬大樹報導 |2024.05.20
1385觀看次
字級
台南佛光合唱團獻唱〈禮讚偉大的佛陀〉、〈愛就是惜〉。圖/人間社 記者莊佳穎
佛光山2024年功德主會議18、19日於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舉行。圖為北中區場次大合照。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王淑芬大樹報導】佛光山二○二四年功德主會議北中區、南區,先後於十八、十九日在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舉行,計約兩千人回山齊聚,大家一起觀看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開示影片,並藉由弘法報告,了解佛光山「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弘法成果;參與「信仰傳承」座談,聆聽多位佛光第二、第三代的心得分享。

大師以求學階段為比喻,將信仰分為幾個層次,從最初布施的發心歡喜,到走上信仰再向上昇華。佛光山能對社會有些貢獻,功德要歸於信徒,「佛光山是大家的第二個家庭,養育大家的精神、慧命。世俗的成就只有一時,唯有信仰的力量是永世」。大師強調,佛光山在供養大眾的精神和慧命,要讓人心清淨安定,期勉「讓信仰進入生命,才是永生不死」。

奉行人間佛教 實踐「給」的修行

會議主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在《星雲大師全集》中,有關佛光山成就的因緣,特別提到「功德主」的付出。佛光山的一磚一瓦,到五大洲道場,都是大家的真誠發心。佛光山是大眾「法身慧命之家」,鼓勵大眾「信仰提升」。他舉《增壹阿含經》的故事說,佛陀過去世曾告訴波斯匿王,功德雖大,但是在無盡的輪迴中很快就會用完,鼓勵有福報的人要用於修行、解脫,即佛教所說的「福慧雙修、解行並重」,更要信仰傳承。

佛光山也在兩場功德主會議中做「弘法報告」,揭露文化出版及教育事業、慈善事業、共修事業到興學等各方面的特色及成果,有佛教經典的出版,舉辦大師文化薪傳、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法華經》及其美術、《人間福報》網路特定類別瀏覽量排名居冠、舉辦世界神明聯誼會,同時也報告海外多處佛光山寺重建及落成進度等。

兩天皆舉行功德主增品及新品授證,北、中區場由心保和尚為極樂寺楊兆應、周雪鴻等多位授證;南區場則授證榮譽功德主洪石瓶、賴梅雯等人。擔任授證的有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佛光大學暨南華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山副住持慧開法師及慧倫法師、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功德主會會長永平法師等。

慈惠法師表示,他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之命辦大學,如今有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都是大家成就的。並感念大師一生奉行菩薩道,看到功德主有人一家三代都奉行人間佛教,這就是「給」的修行,相信福德無量、智慧無上。

慈容法師以大師說過「佛光山就是我們的家」,希望所有的人獲得佛法的滋潤,勉勵大眾以「佛法為本」,力行人間佛教。

最年輕功德主 佛光人第三代 

授證行列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現年八歲的劉迦承;他是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劉招明的孫子,從小追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佛光山禮佛學佛,也力行人間佛教,成為南區授證的最年輕功德主。

會中亦安排人間音緣表演,由佛光山叢林學院獻唱〈星雲詩〉,台南佛光合唱團〈禮讚偉大的佛陀〉、〈愛就是惜〉。心保和尚領眾恭讀大師〈為在家信眾祈願文〉,及齊唱〈佛光山之歌〉。

兩天的功德主會議,皆於結束後在雲居樓豐盛午宴,由素食店家辦桌,佛光山普門中學餐飲管理科協助送餐服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