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上路 交通部:技術驗證中

 |2024.05.21
14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經濟部訂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後,政府於2019年推動沙盒實驗計畫,進行自動駕駛及智慧車輛測試實驗,歷時5年仍無法上路。交通部坦言,沙盒實驗計畫測試的自駕車經評估後,距離正式上路仍有一段時間,至於相關法規已在研擬中。

車輛安全 接軌國際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昨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專案報告汽車自駕系統發展與法規建置時指出,我國車輛安全法規接軌國際,與歐盟、日本及澳洲等地區或國家相同,皆是調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UN/ECE車輛安全法規導入國內實施。車輛駕駛輔助駕駛系統或最終發展的自動駕駛系統,國內外都還在技術及系統等級持續發展時期。

陳彥伯指出,因應自駕車技術發展,並支持我國產業結合創新科技投入自駕車開發應用,2018年底訂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經濟部會同交通部等部門,在安全為前提下,已核准16案自駕車計畫申請沙盒實驗,目前仍有3案持續測試實驗中。

陳彥伯表示,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ITS)支援經濟部沙盒實驗計畫,補助包含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台中市、彰化縣、台南市等,建置自駕車輛試驗所需的智慧路側設備與測試,如CCTV閉路監視器、雷達感測、號誌控制、車聯網資通訊等設備。

但沙盒實驗計畫推動5年至今,自駕車仍無法上路。陳彥伯坦言,經廠商評估,距離測試的自駕車要實際上路,仍有一段距離,因此無法「走出沙盒」,只能繼續進行技術驗證;但他強調待上路後的相關法規,如車輛法規、行駛規範等,已在研擬中。

自駕電巴 商轉受阻

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教授易志偉說,自駕電巴要商轉需立法,現行法規僅規範在沙盒試驗的無人載具,一旦上路發生車禍責任歸屬、賠償難究責,前期投入建置車輛、系統資金龐大,技術還不成熟、法規不明朗,鮮少有業者願意投入商轉。車聯網產業協會理事長吳盟分說,以現階段國內業者技術,離商轉還有段距離,盼交通部支持地方做第3期自駕電巴測試。

實際執行台北、桃園自駕巴士測試的台灣智駕公司指出,在混合路權時,機車常從公車兩旁竄出、公車時速僅15至20公里,車多時變成路隊長,系統是否能辨識站牌有人招手都是考驗。 執行長沈大維說,台灣發展自駕電巴配套、法規尚未跟上,台灣軟硬體技術資質好,乘用車多仰賴進口,除非傳統車廠開放車用系統,不然科技公司很難打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