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淚水 一窺情緒大千世界

 |2024.05.25
950觀看次
字級
米克收集各種眼淚,用顯微鏡捕捉美麗的淚水結晶圖像。 圖/取自IG@mauricemikker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如同雪花結晶片片不同,人的眼淚,竟然也會因場景、情緒不同,在微觀下呈現出令人驚歎的另一種世界。荷蘭攝影師莫里斯.米克(Maurice Mikkers)結合藝術與科學,啟動一項「眾淚微像」(Imaginarium of Tears)計畫,收集各種眼淚,用顯微圖(Micrographs)記錄一系列美麗的眼淚結晶與故事。

他說:「這麼做,其實是希望展開對話。因為人們不習慣在公眾面前掉淚,不希望被別人看見,但透過這個計畫,我們可以向外部世界敞開心扉。」

米克表示,他在2014年不小心踢到桌腳,腳趾頭痛得他直掉淚,不知道哪來的靈感,曾經擔任過醫藥實驗室分析師的他,用滴管吸取因極度痛苦而不斷滾落的斗大淚珠,他將淚液放在載玻片上,透過顯微鏡觀察它的結晶顯像。

從此以後,米克不只觀察自己的淚,更收集了無數人的淚水,例如:因父親病危難過哭泣的好友、在職場飽受主管羞辱的妹妹,講了笑話後邊笑邊流淚的人,以及其他願意貢獻出眼淚的人。

米克解釋,這不是科學研究,也不是他以前做的醫學實驗,而是充滿想像力與靈感的探索之旅,「我以前忙於將處方藥、食物等化為結晶做研究,我從來不知道眼淚可以如此美麗」。

設計眼淚雕塑  開發VR體驗

現在科學認為眼淚總共有3種:當直視風扇60秒不眨眼,眼淚就會自動排出,這是基本型眼淚;因切洋蔥、受煙霧刺激流下的眼淚,是條件反射型眼淚;還有一類是因激動、傷心、開心等情緒而流的淚水。

實驗最令他感到驚喜的是,每滴眼淚裡面都有水、脂質、葡萄糖、尿素、鈉、鉀、油、鹽、礦物質,但從高倍顯微鏡下看到的高度結晶眼淚,可發現不同場景、不同情緒流下的淚水,結晶過程形態竟全然不同。米克說:「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而不同的,做著不同的事情,也造成每一滴淚的獨一無二。」

近年他陸續邀請更多朋友「流淚」,最難的部分是讓人當場流淚,眼淚結晶過程需要5~30分鐘。如今他的「眾淚微像」系列在社群媒體上發酵,「我投入眼淚的微觀世界,是因為眼淚和那些獨特故事有非常深刻的聯繫」。

除了與學術界的合作,米克還花了大量時間在與藝術家的合作,努力將眼淚變成獨特的雕塑,同時也利用3D列印將它們變成珠寶設計,甚至正在研究VR體驗,讓民眾可以走過自己或他人的眼淚。米克說:「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經歷生命的低潮和苦楚。透過分享,我們可以打開微觀的世界,更加深入地瞭解彼此。」

淚水蒸發後  結晶宛若地圖

美國洛杉磯的女攝影師羅絲琳.費雪(Rose-Lynn Fisher),也同樣對微觀下的眼淚著迷。她在多年前痛失至親,陷入人生低潮,經常落淚的她突發奇想──把眼淚放在顯微鏡下拍攝。她發現淚水蒸發後的微觀結晶排列,看起來就像是從幾千英尺的高空中拍攝的河流、土地及建築物,「如同一幅真實的地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