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缺貨 中小型醫院拉警報

 |2024.05.19
220觀看次
字級
輸液大廠「永豐化工」,遭衛福部食藥署勒令關廠。圖為生理食鹽水。圖/余承翰

【本報台北訊】生產生理食鹽水、葡萄糖的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市占率過半,因實驗數據造假等情節,遭衛福部食藥署勒令關廠,而近年健保對於輸液的核價愈砍愈低,許多廠商退出市場,導致永豐寡占,衛福部長薛瑞元指出,政府必須注意寡占是否會出現聯合壟斷、哄抬價格;當供應、製造端出現問題,必須要有高關注藥品清單。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永豐的藥品許可證效期到本月十日,依規定效期到期前半年,業者可申請許可證效期延展二到三年,此次永豐在申請展延時,被發現有狀況,食藥署啟動機動性查核,發現廠商有實驗數據造假等,嚴重違反PIC/S GMP規定,加上許可證到期,依規定勒令停業。食藥署昨天表示,目前輸液庫存可用到六月,已協調其他藥廠增加產能,並徵求專案製造輸入。

庫存可撐到6月 大醫院不受影響

王德原說,在永豐的許可日到期前,食藥署派員到場監造,包含檢驗中的藥品,目前庫存可到今年六月,對於仍有短缺疑慮的品項,已公開專案製造或輸入,相關替代藥品已公告至西藥公布資訊平台。但仍引發藥界擔憂釀開刀、住院停擺危機,台大、北榮、長庚等醫院昨天都說仍有庫存,相關手術或療程暫不受影響,會持續調度;中小醫院擔心可能生理食鹽水等輸液最早被斷貨,因藥品優先供應大型醫院。

台灣病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表示,永豐藥品不是第一次出問題,日前曾因輸液產品中含有細菌,引發患者感染、高燒,院所通報主管機關後,案件才被爆出,生理食鹽水是醫院基本且重要藥品,單一廠商市占率又高,臨時找其他廠商也未必來得及製造、出貨,此事應該嚴正以待,以免後續影響病人安全。

連年砍藥價 藥廠寧可不生產

吳鴻來也是腹膜透析病友協會理事長,她指出,洗腎患者使用的多是一公升、半公升的小包裝生理食鹽水,目前不在缺藥品項之列,洗腎室受到的衝高較少,但仍擔心後續小包裝、更小的瓶裝生理食鹽水缺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病人都會受到影響,希望相關單位落實日常查核措施。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說,健保連年砍藥價,導致部分藥品核價過低,部分藥廠即使持有藥證也不願生產,甚至出現偷工減料情節,進而導致寡占甚至獨占市場,如果該藥廠供貨不及就會發生缺藥或斷藥危機,廠商正是覺得,自己市占率這麼高,主管機關也莫可奈何。

衛福部長薛瑞元解釋,原廠藥的專利期過後,會有很多藥廠投入該藥品製造,留在市場的廠商主要競爭策略就是「價格戰」,在削價競爭下,除成本控制好的廠商外,其他就會逐漸淘汰。政府必須要注意兩點,第一是寡占是否會出現聯合壟斷、哄抬價格;第二是當供應、製造端出現問題,特定醫院,如急救責任醫院的重要戰備物資是否足夠,必須要有高關注藥品清單。

健保署在調整「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值」(DET)時也應該考慮,不應該砍價砍得太嚴重,就算是以前已經調得很低的藥品也可以重新檢討,如先前處理氧化鎂軟便劑缺貨時的做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