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又有堰塞湖 估24小時內溢流

 |2025.10.22
96觀看次
字級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區下方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體,大馬村低窪處預防性撤離。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本報花蓮訊】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將滿月,昨天又發現新的堰塞湖,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稍早證實,地點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一公里處,滿水位約六十萬噸,預計二十四小時內溢流,已疏散下游的施工廠商與機具。

季連成表示,若以堰塞湖來看,新的應該有點像蓄洪池,只有五十萬噸,比馬太鞍溪堰塞湖最早九千一百萬噸、現在一百五十五萬噸更小。五十萬噸的話,即便真的全部流下來,水位大概增加五十至七十公分,不會影響便橋。但為安全起見,會先疏散中下游的施工人員,等它溢流完,確定沒問題再施做。

季連成說,它在慢慢溢流,慢慢溢流當然不會有問題,就怕它溢流時的衝擊速度很快,會堵住它的壩體,水就會一次下來,大概要二十至二十四小時就可以確定它的壩體,是否可以沖下來,若沖下來,就解決問題。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昨天空勘時,看到形成新的堰塞湖,它是在沖刷的V型河道裡的土體,就是堰塞湖下方部分土體坍塌,造成一個較小堵塞,若慢慢淤積可能是五十至六十萬噸水。因這個土體很不穩定,所以二十四小時內應該會沖掉,下來的水位會是五十至七十公分。

黃群策指出,為慎重起見,已經疏散下游施工廠商與機具,另會評估,若真危及民宅,會通知村落緊急疏散。

花蓮縣北部秀林鄉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則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雖然前晚花蓮市區下大雨,但山上整晚累積雨量僅三十九毫米,水位距壩頂一度從四點八公尺減少至二公尺,之後才降低至二點九四公尺,持續有平緩溢流與滲流,目前不會對下游造成威脅。

先前的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重創光復鄉,明天滿一個月,市區街道與家戶清淤告一段落,已有店家開門做生意。但地震、颱風降雨輪流報到,尚未解決的堰塞湖問題猶如懸在頭上、隨時可能落下的利刃,災民認為,重建之路充滿陰影,還很漫長。

「這要怎麼恢復?只能從零開始了!」鮮堡漢堡光復店古姓老闆娘說,她已六十五歲,在地經營早餐店二十多年,政府補助三十五萬元,連生活費都不夠,盼對店家、住家要有分級補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