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人潮熱滾滾 蔬食文化節火紅登場

陳玲芳、曹麗蕙 |2023.05.12
11222觀看次
字級
國際蔬食文化節開展啟動儀式,主辦單位特別準備一個立體地球,呼應「三好」精神,邀請貴賓一起按下燈柱,留下歷史畫面。圖/人間社記者黃華安

【記者陳玲芳、曹麗蕙台北報導】由《人間福報》、社團法人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舉辦的「2023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今(12)日在世貿一館登場,以花響鼓樂團綻放組曲揭開序幕,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說:「人們常講地球只有一個,如果一餐飯可以改變地球,你要不要做呢?相信大家都會願意。」

今日的開展啟動儀式,主辦單位特別準備一個立體地球,呼應「三好」精神,邀請貴賓一起按下燈柱,留下歷史畫面;現場並頒發推動「龍天護佑.千年古佛展」有功感謝狀、社團法人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聘書與蔬食惜福感謝狀。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說:「人們常講地球只有一個,如果一餐飯可以改變地球,你要不要做呢?相信大家都會願意。」圖/人間社記者黃華安

蔬食為「第一環保」

心保和尚致詞表示,「一句話」很重要,因為講出去收不回,而「一個念頭」更重要,因為可以改變一生,甚至透過「一餐飯」就可以改變我們的地球,因此不論佛光山或國際佛光會,都在全世界五大洲推廣蔬食,且成效良好。

心保和尚說:「今天大家來到這裡,就是要把蔬食理念推廣出去,一起保護家園、關愛地球,響應蔬食為『第一環保』,可說是功德一件。」

國際蔬食文化節不但有蔬食,也有很多好書讓大家看,還有千年古佛展覽,心保和尚說,大家也可以用虔誠的心浴佛,「相信大家都是有福報的人,今天聚在這裡『保證賺到』,因為活動展覽多采多姿,不會空手而回」。

2023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開幕儀式熱鬧滾滾。圖/人間福報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也是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她代表市長蔣萬安,感謝佛光山長期以來對社會各種良善與進步價值觀的推動,包括蔬食概念。

林奕華說,蔬食減碳是很進步的觀念,因為「動物性」的碳排為「植物性」的10到50倍,吃素是對地球最友善的行動,而台北市236所國中小學的營養午餐,雖採自主、不強制方式,但目前仍有159所學校在推動一周一素、兩周一素或每月一素的「蔬食日」行動。

林奕華期盼,民眾都能從國際蔬食文化節中得到省思,願意從個人多吃蔬食做起,落實愛地球理念。

立委洪孟楷(中)、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右)盼民眾能從國際蔬食文化節中得到省思,落實愛地球理念。圖/人間福報

「吃素」落實環保精神

台灣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則感謝佛光山《人間福報》從2005年就開始推廣蔬食文化節,強調「蔬食、環保、愛地球」是一種精神,並引用星雲大師曾說:「學佛不一定要吃素,但吃素可以接近佛道,增加慈悲心、清淨心。」

柯文哲覺得素食是種態度、精神,不必拘泥形式,「除非別人請客,我平時買餐點也是吃素」,他認為吃素是個「態度」,方便就好,「可以的話,最好盡量吃素,這也是一種環保精神。」

柯文哲參觀「龍天護佑.千年古佛展」。圖/人間福報

「不吃肉」養慈悲心

今年國際蔬食文化節推廣大使楊子儀說,剛吃素時,很多人問他為何要吃「假魚假肉」?而破除這個疑問的則是星雲大師,大師在一篇訪問分享,初看素魚素肉也很難受,直到有一次看到學生開心享用素食的假魚假肉,才覺得這些都是「形式」,也許這樣能讓更多人茹素。

「不食眾生肉,長養慈悲心。」楊子儀發現,不吃肉以後,心情變得平靜安定,而個人從葷轉素的故事,《人間福報》做過專訪,他也轉貼到臉書個人粉專,希望影響更多人愛上蔬食。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中)、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左)與國際蔬食文化節推廣大使楊子儀一同觀展。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2023國際蔬食文化節開幕儀式另有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劉招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趙怡、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楊政達、台灣樹王賴倍元、馬來西亞觀光局在台辦事處副處長娜伊瑪豆(Nai Matul)及《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等貴賓參與。

「2023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12日在世貿一館登場,以花響鼓樂團綻放組曲揭開序幕。圖/人間社記者黃華安

一連四天在世貿一館盛大展開的「2023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今為展覽首日,雖非假日、仍然吸引大批民眾入館參觀,場內近六百個蔬食攤位,幾乎每攤都人氣爆棚、熱鬧滾滾。由於今年為疫情三年來首度「解封」,加上只要下載「蔬福生活App」,出示App畫面即可免費入場,因此入館人數大幅成長。《人間福報》總經理陳世晉直說:「感謝大家,滿載而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