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植物記》歷代詩人與詩作中的台灣植物

◎潘富俊/文‧圖 |2007.08.24
1094觀看次
字級

鄭成功渡台之前的台灣,受過嚴格中文訓練的文人太少,留下來的文獻不多。荷蘭時代之前來台的先住民大多是南島民族,本身無文字,其間的文化歷史甚難查考。荷蘭據台的主要目的是拓展貿易,後來發現台灣的農產品如甘蔗等,具有經濟潛力,才從中國招募大量漢人來台墾殖。這些漢人除了少數是生意人外,大多為目不識丁的農夫。因此,荷蘭時代也幾乎未留下任何中文文獻。直到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帶來一批明朝遺臣從事反清復明的大業,記錄台灣的中文文獻才慢慢多了起來。

鄭氏時代

鄭成功和其繼承者治台的時間極為短暫,前後僅二十二年(一六六二~一六八三)。且明末清初,戰事倥傯,能倖存下來的文獻實在不多,以詩歌辭章描述台灣的文學作品更是鳳毛麟角,其中以沈光文與鄭經為代表。

沈光文是鄭成功親自禮聘的策士,後因與鄭經理念不合而去官,前往今善化一帶從事啟迪民智的工作,直到去世為止。至今台南善化鎮的火車站附近,尚矗立著沈光文的紀念碑。傳世有一○八首詩篇,記錄了三十二種植物,其中有四種台產植物,即釋迦、番薯、木芙蓉、椰子,是台灣最早的植物文獻之一。

鄭經在政治上是失敗的,但文學根底極佳,也寫得一手好詩,現存的四九二首詩篇,雖也描述或提到六十八種植物,但大多數為因襲中國古代植物特殊意涵的辭章寓意,不存在任何在台灣所見植物的描繪或感懷,對台灣植物文獻的傳承幾乎毫無貢獻。

清朝時代

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開始領有台灣,直到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中日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一共統治台灣二一二年。這段期間,從內地遷至台灣的人數越來越多,派駐的官員數也歷年有增,當中不乏善詩能文者。因此文獻的數量開始激增,相關的植物檔案,特別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敘述,也有比較完善的紀錄。

康熙年間

代表人物為郁永河,在其著作《裨海紀遊》中附有〈台灣竹枝詞〉和〈土番竹枝詞〉共五十首詩,記述二十四種植物。其中雞蛋花(緬梔)、番檨(檬果)、甘蔗、檳榔、刺竹、榕樹等,為當時原生或大量栽培的植物,郁永河的詩作是上述這些植物最早文獻紀錄之一。

孫元衡是此時期另一位傑出的詩人,康熙四十四年任台灣府海防同知,詩集《赤崁集》記錄了當時台灣的風土民情,收錄的三五九首詩作中,居然提到了二三四種植物!其中不同於內地的台灣特產植物,諸如消息花(金合歡)、綠珊瑚、茄苳、香果、文來瓜等,均是首次出現在文獻上。由詩意推斷,詩中所引述或詠頌對象為真正在台灣所見的植物,有三十四種;且多數均有說明其形態或別稱、用途等,是研究台灣植物歷史及文化背景最早且重要的文獻之一。

乾隆年間

代表人物更多,有張湄、范咸、朱仕玠、朱景英等。張湄乾隆六~八年(一七四一~四三)間留台,代表作《柳漁詩鈔》有詩一二八首,敘述刺桐花節氣、秋海棠典故、原住民藤球之俗及紫甘蔗等植物共五十八種。其中關於曇花的記述,證明早在荷蘭據台時即已引入;蘋婆引進時間則比原先認為的一八○○年左右,早了五十年以上。這些詩句,可以補充植物引進史史料的不足。

范咸於乾隆十年起任巡台御史兼理學政兩年,參與編纂的《重修台灣府志》中登錄所作一○六首詩,提到植物名稱八十六種,包含七里香、樹蘭、貝多羅花、七弦草、颱風草、番石榴等,當時在內地罕見或不曾見過的台灣植物。

朱仕玠曾於乾隆二十八年任鳳山縣教諭,所著《小琉球漫誌》多有奇花異草記實,如綠珊瑚、番石榴、鷹爪花、含笑花、林投、筆筒樹、月桃(虎子花)、番茄(柑子蜜)等。

朱景英自乾隆三十四年起任台灣府海防同知,任內所作有錄詩二一八首的《畬經堂詩集》,詩內植物八十種,其中鳳梨、榕、波羅蜜、苦楝、刺桐、茉莉、晚香玉等二十種為台灣植物記實。

嘉慶年間

留下較多詩作者,僅章甫等人。章甫今台南人,代表作《半崧集》有詩四三九篇,共錄植物六十一種,唯真正記實種類僅兩種。

道光、咸豐年間

代表人物為劉家謀、施瓊芳和陳維英。劉家謀自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起任台灣府學訓導四年,創作了《海音詩》、《觀海集》共三○八首詩。其《海音詩》之引註,向為學界所珍視,雖僅描述植物六十二種,但二十一種台產者,如菸草、鷹爪花、番石榴等,均有詳盡註解,為研究台灣植物文化重要文獻。不單描述植物形態,更說明其與當時台人禮俗間的關係:如林投之使用,刺桐之指示節氣,綠珊瑚、消息花之栽植等,皆是彌足珍貴的植物歷史敘述。

施瓊芳今台南人,其《石蘭山館遺稿》存詩五二四首,提到的植物種類多達一二七種,不過台產植物僅有九種,如楝樹、一丈紅、甘蔗等。

陳維英,淡水人,著有《太古巢聯集》等,集詩三○○首,植物九十六種,但多數是傳統中國詩詞中具隱喻譬意的植物種類,關於台產植物僅蘭花、美人蕉、龍眼、吉祥花等十二種。上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