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非美式化 須有自己思維、策略

胡思聰(台北市/環境工程技師) |2007.03.07
310觀看次
字級

近代美式資本主義昌盛,風潮所及各國莫不謹從,美國過去許多的義行善舉,及看似對第三世界國家金援合作等事務,證諸日後各國產生的效應,可發現並非如表象單純美善,其中包藏有過多的美國自利,也使許多原想脫貧的國家,貧富兩極化反急速擴大。

美國以經濟模型配合環環相扣的科學證明,讓第三世界低度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的領導者或精英深信,未來國家的經濟成長將是非常驚人,於是日漸認同美國化而不自覺。實際上,在亮眼的表面脫胎換骨下,這些國家外債赤字可怕,當經濟命脈被掐住時,通常也就是這些國家領導者被恣意擺布的時候,完全聽命於美國指令。

台灣未淪為像菲律賓、越南、印尼及中南美洲、非洲國家般的慘痛經歷,但接受許多美化的思維,被制約成了唯美國政策馬首是瞻的單一價值,用美國出版的教科書教育大學生,用美國的經濟模型,樂觀的預測經濟成長、石油消耗與能源效率,人云亦云的唱和二氧化碳排放與氣候變遷的相關性,完全沒有自我。

全球化不該是美式化,更不是衡量世界唯一的標準,因為若美國真的關切環境危機,為什麼面不改色地揮霍石化燃料,為了掌握油源四處掀起石油爭奪戰?為何容許美國財團及工程公司在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等沙漠國家,投資、進行繁榮改造計畫,沙漠是自然生態的本然,有甚麼理由或條件可以大肆人工造島、海灘建七星級豪華旅館、在沙漠造滑雪場?若說是人定勝天,這種價值觀、環境觀是誰定義的?誰有資格保證不會是未來的災難?

面對全球化變調的曲風,面對美國積極收編各國政權為附庸,台灣該要重新思考如何定位自己、有自己的方向,而不只是做美式的唱和者,面對未來,更應該有自己的思維與因應策略,要更堅持、更有信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