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全球都期望能有和平,沒想到恐怖份子崛起,全球陷入恐慌,情況不比美蘇對立好到那裡去。
美國要緝捕賓拉登,蓋達組織放話「你們會後悔的」,言猶在耳,看來世人真的要後悔了,美國雙子星大廈、英國地下鐵、印尼峇里島連續遭攻擊,無不血肉模糊,無不震撼人心。
於是防恐成為全球運動,機場加強維安、旅客加保兵險、簽證變得保守,移民與留學者受池魚之殃,而且辦法方興未艾,這兩年先是旅客要捺指紋,引發種族歧視的討論,接著嚴禁隨身攜帶液體登機,最近又採全身掃描,大家擔心個人隱私。
搭飛機要提前三個小時到機場,接受各種檢查,增加不少困擾,如果事情到此為止,還可勉強接受,但可能嗎?如果不可能,那麼下一步是什麼?會不會愈演愈烈、不可收拾?事情看來很像笑話,卻又如此真實。
美國情願發動兩次伊拉克戰爭,也不願把龐大的軍費拿來幫助伊拉克修建家園,各國甘心投注龐大的資源防恐,卻不願虛心傾聽弱勢民族心聲,於是仇恨愈結愈深,保證相互毀滅,這不是危言聳聽,軍事學說「守方要有三倍以上的兵力」,攻方掌握空間和時間的機動性,敵暗我明,要怎麼防恐呢?就算把全球搞得人仰馬翻,也不一定會有效果,卻搞得世人生活不便、耗費金錢、受到羞辱及心理壓力。
中東「經濟落後、信仰分歧」,是世人刻板的印象,但伊戰期間透過半島電視台,大家才知道,原來美國的觀點未必正確、CNN的報導也未必真實。半個世紀來,大半個地球都透過美國的觀點來看事情,許多弱勢民族一直受到扭曲與委屈,美國擁有物質優勢,又操弄是非標準,這是經濟侵略與文化霸權的問題,癥結不打開,甭談反恐。
愛生愛、恨生恨,你讓他活不下去,他就跟你玉石俱焚,「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解鈴還須繫鈴人,唯有關愛能化解仇恨,世人應對異質文化與落後文明,有更多的尊重與包容,這才是治本之道,只在技術上防恐,防不勝防,會是個無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