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今年將有六成八大學畢業生選擇進入職場,為近年新高,顯然在大學教育普及後,學子已開始學習面對社會競爭,了解「延畢」或「碩士」等拖延戰術,並不能改變職場「重實力」的事實。
台灣近幾年經濟不佳,除大環境蕭條外,還有潛在的結構問題,高失業率使大學生在象牙塔中裹足,逃避踏入社會的職場競爭,更別談要學校充實資源,增進學生競爭能力,而新興人才停滯,養育子女的受薪階級心態便轉趨保守,造成市場疲乏,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便愈來愈差。
既然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學子就不能期待學歷是就業捷徑,每年大學的熱門志願,永遠是職業前景造就的學系,可見能在職場立足的新鮮人,是能學以致用的。杜偉新(苗縣後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