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教司在農曆年前,公布去年中等教育學程評鑑結果,在受評的二十九校中有三所大學被列為最差的三等,自九十六學年度起不能再開辦,另外有二十二所大學被評為二等,須減招百分之二十的學生。
此一評鑑成績當然讓一些大學顏面無光,特別是師範教育學校的國北師,更是喊冤直指此乃認定標準上的出入,並非該校開辦的中等教育學程品質低落。
評鑑也許真存有因統計技術而衍生的落差,但嚴格而論,這都是口水之爭,因為真該重視的問題是,教育部想透過數量控管壓抑師資數量,但能否有效和全面提升老師素質,還是只是想搞個師資培育結紮,免得以後一窩流浪教師四處陳情抗議?若教育部以為如此就能有提升教師素質功效,那未免太眼光淺短了。
教育部除了逐漸緊縮師培管道外,更該做的是學習企業的「搖樹理論」,透過不斷的篩選、進修、評鑑,把不主動學習教學方法、經營班級不能隨時代進步、人格品德低下,及只會搞關係的老師、校長淘汰,才能真正從量變到質變。
項城(北縣新莊/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