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最新調查顯示,台灣民眾憂心政治、經濟和治安,近七成對社會不滿意。對現在生活滿意的民眾,從去年的六成下滑為四成七。尤其「混亂」和「貪婪」是最能代表台灣社會精神的前兩個名詞。而社會中最被討厭的人,政治人物排第一,其次是罪犯,媒體人排名第三。看到這項調查,再比較現在社會實況,的確是如此,當然也讓人快樂不起來。
平心而論,民眾雖然憂心政治、經濟和治安,也討厭政治人物,但捫心自問,總統、縣市長、立委及民代等,不都是我們一票票所選出來的?我們真正問心無愧的「選賢與能」了嗎?對於他們的「貪婪」,至少我們也要負一部分責任,因為我們識人不清,對於「貪婪」的人,我們盡到檢舉的責任嗎?
其次,談到「混亂」。社會上,每天都有大小車禍,檢討起來,超速、闖紅燈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事,隨時在發生,甚至有人酒駕被吊照,卻視若無睹,讓警察也無奈。
在環保方面,最起碼要做到垃圾減量,而垃圾減量就必須將資源類與油基類分開處理,但我們落實了嗎?
我們對社會不滿,就須從自己做起,下次選舉要選賢與能,會減少「貪婪」政治人物;而遵守交通規則及做到垃圾減量,社會「混亂」必然減少。王昭慶(高雄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