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 文/派翠西亞 |2025.08.17 語音朗讀 28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小豆長喙天蛾。 圖/土魯斯博物館大透翅天蛾猶如吸蜜中的飛行小龍蝦。圖/伍仕集可隨花型自由彎曲吸管。圖/蔡添富長喙天蛾停歇時像一架戰鬥機。 圖/Home Run Taiwan蜂鳥和天蛾的異同比較。繪圖/Home Run Taiwan 文/派翠西亞從春暖到天涼,在台灣的野外,很常可以在開花植物附近,看到一種可以停在半空中吸花蜜的動物,飛行時像鳥一般振翅,懸停時也可以扇翅定翼浮在空中,但體長大約僅5~7公分,說牠是蜂鳥,但蜂鳥一般只在北美洲四季皆有繁花的地區出現,既然如此,這究竟是哪種動物呢?在台灣野鳥攝影 Photo-eye鳥訊FB社群上,及在Home Run Taiwan的FB社群上,經常有鳥友拍到這些被戲稱為「台灣蜂鳥」的動物(別名「蜂鳥鷹蛾」、「飛蝦」、「昆蟲界的四不像」),只要放上網總能引發一陣討論,甚至有不少人誤以為牠們是蜜蜂、蝴蝶或袖珍鳥。連達爾文也在找尋牠看起來像小型鳥類,但其實牠是大型天蛾,且隨身帶著一根或直或曲、能彎能捲的吸管,不論是吸花蜜的影片或照片,或是停在半空中振翅的身影,總能引發網友一番討論,而最後結論總是以:「不敢靠太近,但全程觀賞」;真的很像一隻「飛天小龍蝦」或「飛天小砲彈」為結尾。是的,這種曾讓「演化之父」達爾文直到離世前都找不到答案的物種,其實是一種外型像蜂鳥,也具備蜂鳥吸蜜功能的長喙天蛾,其下有100多個種類,外觀造型、顏色、翅膀結構各不相同,但都有渾圓而粗壯的身軀,停歇時甚至常被形容如「一架戰鬥機」。台灣長喙天蛾屬的天蛾一共有18種,較為常見的約8種,牠們的棲息地非常廣泛,主要活躍於海拔100~700公尺高的次生林、灌叢林、風水林和草地,甚至有物種棲息於紅樹林或農耕地,也是為許多造型特殊植物傳花授粉的功臣。130年後謎團才揭祕想當年,有友人寄了一種名為「大彗星風蘭」、花型如百合花的植物標本給達爾文。由於這種植物的花朵後方,有長達30公分的窄管花距,而花蜜正好藏在最底部,所以讓達爾文一直想知道:究竟這種植物是如何授粉繁衍的?直到130多年後,一位科學家在馬達加斯加島拍攝到一隻馬島長喙天蛾,向大彗星風蘭的花距,伸出長達30公分的口器,輕易吸食當中的花蜜,離開時身上黏滿了花朵的花粉塊。大彗星風蘭如何傳播花粉的謎團,才終於被科學家解開!天蛾和蜂鳥趨同演化長喙天蛾的飛行能力超強,飛行速度也快,拍翅頻率亦相當高,有些物種更可每秒拍動翅膀高達85次(甚至比蜂鳥振翅數更多),發出的嗡嗡聲也清晰可聽,也跟蜂鳥一樣可以懸停及向後飛,就連眼睛的複眼,也為了適者生存而演化出和蜂鳥相同構造,生物學上稱為「趨同現象」。牠們擅長在半空中作定點飛行,可以一邊飛行一邊吸食金露花、馬櫻丹、簕欓花椒、茉莉、金銀花、醉魚草、馬鞭草、矮牽牛……的花蜜。在沒有花蜜可吸的冬季,長喙天蛾會結繭,以蛹的形態在土中越冬,俟來年春暖花開再羽化成蛾。環保大使自備長吸管相對的,蜂鳥因不停飛翔及振翅,全天要一直不停吸食花蜜才能維生,只要兩小時斷食就會死亡,所以目前全球僅北美洲某些環境適合蜂鳥生存。長喙天蛾可說是力行永續生活的環保大使,牠們自備的吸管(特長的喙部),平時捲起,吸食花蜜才伸長,有些物種伸長時接近30公分,幾乎接近身體的長度,因此是名符其實的「長喙天蛾」,也是口器長直不能彎曲的蜂鳥,自嘆弗如之處。 前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下一篇文章 台灣是蛾類王國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悲傷凝視 野生動物的無聲控訴對虐待動物揮出重拳義大利立法 尊重動物抽獎竟能換浣熊、狐獴、鷹 特寵展亂象多 作者其他文章對虐待動物揮出重拳義大利立法 尊重動物台灣是蛾類王國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