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山洞庫房建於1965年8月,門禁森嚴,圖中的朱紅色大門即為入口。圖/資料照片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法國巴黎羅浮宮19日上演震驚全球的「7分鐘珠寶大劫案」,根據外媒報導,4名蒙面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騎乘機車潛入羅浮宮,打碎展示櫃,短短7分鐘內劫走8件王室珠寶。正值推出百年院慶3大特展的故宮博物院,昨日立即表示深自警惕,並隨即啟動全面的安全防護檢討與強化作業,將以羅浮宮案例進行入侵情境模擬演練,拉高警戒層級。
人力、犬力 保持75年零失竊
故宮文物遷台75年、坐落台北外雙溪60年,始終保持「零失竊」紀錄。除了因當年在時任總統蔣介石指示下,於外雙溪半山腰興建了世界罕見的「山洞庫房」,讓珍貴文物落腳,庫房的天然屏障與特殊構造,也大幅降低竊賊入侵的風險。此外,故宮也持續引進最新的防盜科技。在安全守護上,除了既有的「人力」維護外,更有「犬力」加持,特別安排嗅覺靈敏的警犬專職擔任夜間警衛,藉由科技與人犬的多重把關,確保文物安全。
儘管如此,對於羅浮宮竊案反映出的國際博物館安全挑戰,故宮昨發聲明表示深感警惕,強調會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防護層級,提升巡邏頻率與夜間巡查密度,並針對高價值文物展示櫃重新評估檢驗防爆玻璃、鎖具與警報偵測系統,進行必要的即時更新與升級。
此外,故宮也將以羅浮宮案例,進行入侵情境模擬演練,測試升降設備、施工通道及外牆等非典型入侵途徑的防護效能,確保各單位在突發狀況下能迅速應變與通報。為進一步降低風險,故宮落實所有維修作業提前通報並提供人員身分核對清單,並持續與警方保持跨機關聯防合作,強化可疑人車活動的即時掌握與追蹤。
故宮強調,已全面檢視並強化現行安全機制,確保館藏文物與民眾安全。未來也將持續精進安防科技與人員訓練,並與警方密切合作,讓民眾能安心參觀,讓文化資產獲得最完善的守護。
奇美 全方位保護「埃及之王」
不僅故宮加強戒備,奇美博物館近年也引進多場國際大展,明年1月更將攜手大英博物館共同主辦「埃及之王:法老」特展。針對博物館的安全措施,奇美博物館指出,基本上的展櫃防盜裝置、警報器、監視器、影像監控、門窗鎖監控器等都會有,同時安排義工駐點、安管人員巡視、警察巡檢等。
奇美博物館也說明,館方引進的每個國際展,都具嚴謹的防盜與監控系統,「這些條件載於保密合約中,因此細節無法透露。」
近年全球知名博物館劫案
● 清潔工偷蒙娜麗莎
1911年,曾在羅浮宮擔任臨時清潔工的佩魯賈事先躲藏在館內,然後將〈蒙娜麗莎〉畫像藏在外套底下,帶出羅浮宮。畫像2年後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找到。
● 假冒保全盜13作品
1990年波士頓的伊莎貝拉.史都華.嘉納藝術博館遭竊,2名假冒警察的盜賊,騙過保全人員進入館內,偷走11幅畫作與3座雕塑,本案經過35年迄今未偵破。
● 賊搭4米橋爬進館內
2017年德國柏林柏德博物館收藏的一枚100公斤重加拿大金幣「大楓葉」遭竊。竊賊當時在距博物館4公尺遠的鐵軌用梯子搭橋進入館內,敲碎防彈玻璃,自窗戶將金幣運出館外。警方後來逮捕3人,其中1人是博物館警衛。
● 「黃金馬桶」失竊案
2019年9月,英國已故首相邱吉爾出生地布倫海姆宮發生價值破億的「黃金馬桶」被竊案。2名竊賊僅花約5分鐘就將馬桶偷走,兩人落網後,黃金馬桶至今仍未尋回。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