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消失 恐危及人類滅亡

文/彤彤  |2024.05.26
725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圖/123RF
這款不用充氣的Hankook i-Flex輪胎,構想始自蜜蜂蜂巢。圖/Hankook
圖/123RF

文/彤彤

蜜蜂形體雖小,卻和人類的生存密不可分,也因此各國都有規模大大小小的組織,呼籲重視並友善為人們傳花授粉的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蟲,台灣也有一個「世界蜜蜂日在台灣」的社群,藉由串連全台蜂友,以行動表達愛蜂、護蜂不落人後。

「520世界蜜蜂日」除了提醒世人,別忘了給予終日在菜圃、花圃、林間裡忙碌的小傢伙一些關愛的眼神,更重要的,是要呼籲世人「別小看牠」。

微小身影帶來大貢獻

長久以來,人們對於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蟲的了解與保護始終不足,但看似微小的蜜蜂,其實足以撼動全球糧食生產。綠色和平組織指出,全球有近9成的開花植物,以及超過7成的糧食作物,都仰賴動物或昆蟲授粉、結果,其中最重要的主角就是成群結隊的蜜蜂,其次是數量稍遜的蝴蝶。

科學家愛因斯坦更曾預言:「若蜜蜂消失於世上,人類恐活不過4年。」原因是,超市貨架上販售的蔬菜、水果、五穀雜糧,或是茶葉、咖啡、花茶、香草植物……等食物、食材,大多數作物都仰賴蜜蜂授粉才能繁衍,光靠人工授粉,無法種出足夠餵飽人類的糧食。

認識及保護授粉動物

聯合國自2017年起,宣布每年5月20日為「世界蜜蜂日」,就是認為蜜蜂肩負大量生態系統中重要的授粉過程,讓植物得以繁衍,人們有必要認識與關注蜜蜂的生態環境,才有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也能保障糧食安全。

不幸的是,近年來養蜂人觀察發現,情況似乎不太妙,因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蜜蜂大量失蹤了。像是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蜜蜂數量已銳減一半以上。學者推估起因於現代化農業的影響不小,化學肥料、農藥、除草劑……使蜜蜂營養不良,甚至中毒身亡。

蜂之不存人類將受害

聯合國進一步指出,由於人類的影響,目前物種滅絕的速度比正常水平高出了100至1000倍。全球近35%的無脊椎動物授粉媒介,尤其是蜜蜂和蝴蝶,以及約17%的蝙蝠等脊椎動物授粉媒介,皆面臨滅絕威脅。

如果此趨勢持續下去,水果、堅果和許多蔬菜等營養作物,將逐漸被水稻、玉米和馬鈴薯等主要作物取代,最終導致飲食失衡。

此外,集約化耕作方式、農田廢耕閒置或轉作他用、單一作物種植、農藥,和與氣候變遷暖化升溫,都對蜂群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種植糧食的品質。

鼓勵都市養蜂等行動

去年世界蜜蜂日,聯合國以「友善授粉昆蟲的農業生產」為主題,呼籲全球支持對授粉昆蟲友善的農業生產方式,營造適合的環境,同時提高糧食系統的健全性。

今年世界蜜蜂日,聯合國則以「蜜切參與:賦能青年,共築未來」為主題,強調發揮青年力量,促進養蜂業發展與傳粉昆蟲保育的重要意義,推動青年成長為未來的環境衛士。

保護動物即拯救明天

聯合國發表聲明指出,蜜蜂、蝴蝶、蝙蝠、蜂鳥、甲蟲、果子狸等各種授粉昆蟲和動物,正日益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全球近9成的野生開花植物物種,完全或在一定程度上必須依賴動物授粉,而對於全球超過75%的糧食作物和35%的農業用地來說,授粉同樣重要。

聯合國更鼓勵青年從事養蜂業──即便生活在都市中,也可嘗試在庭園、花台間放置蜂箱,或種植蜜源植物,進行科普行動友善授粉昆蟲,希望能培養出新一代的環境衛士,發揮更大的全球影響力。



小百科

世界蜜蜂日

動物物種多達數萬種,為什麼小小蜜蜂每年竟有專屬於牠們的的日子?

2015年4月,斯洛維尼亞政府向聯合國提交申請設立「世界蜜蜂日」的提案,並以該國的養蜂先驅Anton Janša的受洗日5月20日,作為「世界蜜蜂日」的日期。Anton Janša畢生致力推廣養蜂教育,是現代養蜂與採蜜技術的奠基者。

2017年12月20日,聯合國正式宣布:每年5月20日為「世界蜜蜂日」。聯合國表示,設立「世界蜜蜂日」,宗旨在於對蜜蜂保護和其他授粉媒介動植物的重視。

聯合國希望全球可以更加重視「化學農藥使用過度」、「有害生物失衡增加」,以及「自然棲地減少」等議題,因為這些不僅是對蜜蜂生存構成直接威脅的因素,也間接危害到其他授粉媒介以及人類的生活條件。

為了提高世界各國政府對蜜蜂重要性的認識,推動全世界養蜂的永續發展,聯合國藉由保護蜜蜂的行動來喚起全民對生態永續的意識,並在保護蜜蜂的同時,呼籲全球人士加入成為保護地球環境的一分子。



如何友善授粉昆蟲

個人方面:

1. 種植各種不同花期的本地植物;

2. 向當地農民購買原蜜;

3. 購買透過永續農作方法產出的產品;

4. 避免在自家花園使用農藥、殺菌劑或除草劑;

5. 盡可能保護野生蜂巢;

6. 贊助一個蜂巢;

7. 在戶外放一碗水,為蜜蜂打造一個蜂泉;

8. 幫助維持森林生態系;

9. 在社區和網路上分享這些訊息,提高周圍人們的意識;讓他們認識到蜜蜂的減少會影響我們所有人!

養蜂人或農民:

1. 減少或改變農藥的使用;

2. 盡可能使作物多樣化,在農地周圍種植有吸引力的作物;

3. 搭建灌木籬牆。



蜜蜂的另類貢獻

蜜蜂對人類的貢獻,並不只是糧食瓜果上的品種改良、美味提升及產量增加,也不只是會築巢釀蜜,滿足饕客的口腹之欲,更不只是分工合作、團結禦外的辛勤身影,為人類示現了「學習榜樣」,蜜蜂對人類還有想像不到的另類貢獻。

2022年初,韓國輪胎大廠Hankook,延續以結構打造輪胎胎體的構想,採用蜂巢式的結構,研發出不用充氣也不會有爆胎問題的輪胎i-Flex,輪胎胎體剛性更好,如今正朝向如何降低輪胎成本,及因結構而增加車體重量等市場問題改進中。

Hankook研發團隊說,大自然中最強的結構體就是蜂巢,效仿蜂巢的六角結構,能為輪胎帶來良好的支撐性,而這種結構設計早已經運用在各種領域,但過去並未有人想過,可利用六角結構來支撐胎體,應用於容易消耗磨損的輪胎上。

團隊嘗試以此形式來設計支撐結構,結果獲得很好的成果,據實測,兩款不同車子的4輪轉向能力及車輛運行方式都更加靈活,測試輪胎的側向支撐力以及抓地力表現,也比預期表現更佳。

可惜因輪胎的成本考量及重量問題,目前此輪胎未能普及,此外,這款輪胎有一個最大的考驗是:消費者比較不能接受輪胎出現密密麻麻的孔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