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 Alva在羅曼語意為「白塔」,夜晚搭配燈光,另有一番浪漫氛圍。圖/取自Tor Alva
白色柱體 裝飾細膩
Tor Alva柱體都由同一種白色混凝土材質製成,表面裝飾細膩。圖/取自Tor Alva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瑞士阿爾卑斯山村裡,有一座30公尺巨塔「Tor Alva(白塔)」,於今年揭幕。此塔結構包含32根盤旋而上的白色混凝土列柱,數位科技結合設計,是世界最高的3D列印建築,期盼為人口凋零而沒落的偏遠山村,帶來轉變與希望。
穹頂劇場 可容納32位觀眾
「Tor Alva」的羅曼語意為「白塔」,由Origen文化基金會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攜手合作建造,於今年5月20日揭幕。這座建築不只是科技與設計的創舉,更是對文化遺產的詮釋。
Tor Alva所在的村莊穆倫斯(Mulegns),曾是連接蘇黎世與歐洲度假聖地聖莫里茲山口路線上的驛站,19世紀起,吸引不少村民返鄉經營別墅與旅館,讓村落一度興盛。但村內目前剩12位居民,陷入人口與資源雙重流失困境。
Origen基金會近年積極搶救穆倫斯村莊文化資產,例如:將受聯邦保護的古蹟別墅搬遷保存、修復歷史建築與重新開放。
興建Tor Alva則是這場復興文化行動的最新任務。該建築矗立於一處歷史悠久的馬車車庫之上,融和原有的拱形結構以及現場澆築的混凝土基座,白色巨塔如同聳立古道旁的燈塔。
隨著Tor Alva與推動「數位建築技術中心」,穆倫斯不僅在文化與空間獲得重生,也逐步開發建築觀光潛力,吸引訪客走入阿爾卑斯山谷,為相關產業帶來數位轉型新典範。
材料能重複使用 響應環保
Tor Alva共5層樓,採垂直空間配置,創造出從幽暗到通透的體驗。參觀者從底層幽暗空間延著樓梯拾級而上,逐漸走入塔頂光線充足的穹頂劇場。穹頂劇場可容納32位觀眾,可舉辦多樣化表演,還能飽覽壯闊山景。
夜幕降臨時,塔身透光,為這座小村莊增添詩意。冬季,建築還能加裝可拆卸的透明膜層,抵禦寒風與降雪。
Tor Alva塔體由32根3D列印混凝土柱體組成,支撐整體結構,形成外立面,底層柱子較厚實、長度較短,而頂層柱子則相對纖細且高達6公尺。所有柱體都由同一種白色混凝土材質製成,表面飾紋細膩而豐富。
每根柱子皆採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開發的創新製作方法,將傳統混凝土澆鑄與3D列印塑膠模板相結合,讓生產更有效率與精確。
在建築結構上,柱體有如仿生骨骼般的有機曲線,能有效分散側向力,無需額外支撐結構;柱身的大型螺旋波紋設計可提升穩定性,並延伸視覺垂直度;最後,藉由精密調控3D列印路徑,創造出豐富的表面肌理,增添層次感。
阿爾卑斯山地處偏遠,因此,團隊在可控的工廠環境組裝元件,當組裝好的柱子送到穆倫斯,只需拴螺絲並逐層裝上,就能在一天內搭建完畢。此工法讓拆卸與重組更簡單,不會破壞組件,材料都能重複使用,響應永續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