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求生11天 空難倖存者 一生奉獻自然

 |2021.06.22
1742觀看次
字級
狄勒曾在秘魯墜機後的求生路上許諾,願為自然和人類奉獻。後來她致力亞馬遜叢林的保育。圖/取自紐約時報
狄勒(右)幼時曾在母親、鳥類學家瑪麗亞.柯普克(左)的陪伴下造訪雨林。圖/取自紐約時報
狄勒在一九九八年曾重返墜機現場。圖/取自紐約時報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是秘魯國家航空508號班機空難五十周年,當年唯一的倖存女孩茱莉安妮.狄勒(Juliane Diller),以五十年的時間,寫下一個大難不死後追尋夢想的故事,並完成當年在雨林中掙扎求生十一天,對自己許下的承諾:為自然和人類服務。如今她說,她非常滿足,因為人生過得有意義,她做到了!

一九七一年耶誕節前夕,原名茱莉安妮.柯普克(Juliane Koepcke)的十七歲女孩,因為父母都是動物學家,且在秘魯當地做研究,她跟著母親搭機前往秘魯東部的普卡爾帕(Pucallpa),目的地是亞馬遜叢林中的潘瓜納生物研究站(Panguana)。但班機卻在雷雨中失事墜毀,機上八十八人從三千多公尺高空墜落,僅有柯普克僥倖活命。

叢林中又走又游

避猛獸、毒蟲

柯普克清醒後,憑著父母傳授的常識,從鳥鳴蛙叫聲中,辨識出自己墜落在潘瓜納叢林,且花十一天步行、踄水、游泳,期間必須忍受、避開叢林中的鱷魚、毒蛇、蜘蛛、蚊子,最後循著河流遇見一群森林工人,才終於獲救。而這段經歷,她僅受到輕傷:鎖骨斷裂、單膝扭傷、右肩及左小腿外傷、一眼腫到睜不開,另一眼的視野受損。

二○一一年她曾在德國出版回憶錄《當我從天而降》(When I Fell From the Sky)。她表示,那十一天從叢林回到文明世界的過程中,她向自己許諾:「我發誓如果我能活下來,就要把我的人生奉獻給一個有意義的目標,為自然和人類服務。」 

柯普克順利活下來後,承繼父母的衣缽,成為傑出動物學家。一九八九年,她與研究黃蜂的昆蟲學家狄勒(Erich Diller)結婚,改名茱莉安妮.狄勒。儘管對搭機仍有不安,狄勒這些年來不斷重返潘瓜納,她說雖曾深陷潘瓜納叢林,但叢林也曾救了她,「我墜落當地,並不是潘瓜納叢林的錯」 。

重返當地考察

回饋潘瓜納棲地

二○○○年,狄勒接掌潘瓜納生物研究站主任,統籌國際上對潘瓜納棲地的各項探索及考察。而她從一九七○年代起,就曾和父親柯普克一起遊說秘魯政府,讓當地不開放打獵、居住且不開闢成空地。直到二○一一年,秘魯環境部才宣布當地為私人保育區。

如今保護區的面積從原本的四百四十五英畝,擴大為四千英畝。現任巴伐利亞州立動物研究所副所長的席格爾(Andreas Segerer)說,潘瓜納保育區是個研究生物多樣性的好地方,且幾碼之外就是雨林的起點,對科學家而言就像是「伊甸園」。

新冠疫情出現前,狄勒每年會到潘瓜納考察兩次,每次約停留一個月。她估計目前亞馬遜雨林已有百分之十七遭人砍伐,而降雨型態變化及全球暖化,潘瓜納過去三十年來溫度已上升攝氏四度。

她認為,若亞馬遜雨林砍伐比例達百分之二十,就不可能復原了,屆時也會有大規模林葉枯萎,導致溫室氣體急劇上升。潘瓜納保育區在她的管理下,擴大接觸附近的原民社區,為他們提供工作、資助興建校舍、提高保育觀念。

狄勒說,她打算疫情結束且旅遊限制取消後,繼續往來潘瓜納。如今回顧過去,她很高興自己的人生有意義:「能夠一直協助人們、為自然做些事,就表示我能活下來是好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