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秉賢剪黏 廟宇藝術走進日常

羅智華 |2021.06.18
3040觀看次
字級
承襲陳三火等國寶級剪黏大師技法的林秉賢,創作底蘊深厚,融入自身巧思與新意,為這項傳統工藝開創新局。 圖/林秉賢提供
英姿煥發的女中豪傑〈穆桂英〉。 圖/林秉賢提供
承襲陳三火等國寶級剪黏大師技法的林秉賢,創作底蘊深厚,融入自身巧思與新意,為這項傳統工藝開創新局。 圖/林秉賢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英姿煥發的女中豪傑〈穆桂英〉、百花爭妍的〈春意〉,這些作品全是剪黏藝術創作,幕後推手正是七年級剪黏工藝師林秉賢,儘管年紀輕,但承襲自王保原、陳三火等國寶級剪黏大師技法的他,藝術底蘊深厚,更融入自身巧思與新意,將一幅幅傳統藝術作品結合新技法,讓這項流傳百年之久、擁有「立體馬賽克」稱號的工藝,不再只是高居廟宇屋簷的創作,而是走入你我日常,成為一門雅俗共賞的大眾化鑲嵌藝術。

熱愛宮廟

轉換跑道玩剪黏

有別一般從十幾歲當學徒的資深工藝達人,大學主修工業設計的林秉賢,畢業後從事醫療用品設計,因為熱愛傳統藝術及宮廟文化,常利用工作之餘向國寶級剪黏大師王保原、呂興貴、陳三火等拜師學藝,沒想到愈學愈有興趣,最後決定轉換跑道,全心全意投身剪黏創作。

在他看來,剪黏藝術色彩豐富且具設計感,同一片玻璃、同一片瓷片,在不同藝師手中展現的風貌卻是千變萬化,像是榮獲「全球中華文化薪傳獎」的陳三火,透過「自然摔碎找尋元件」技法,把破花瓶、碎陶碗打造成活靈活現的〈八仙過海〉、威風凜凜的〈關公〉。師承多位重量級藝師的好技藝,讓擁有設計專長的林秉賢融和既有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剪黏工藝又稱為「剪花」,長年來都是作為鑲嵌在宮廟建物上的裝置藝術,多數以民間的忠孝節義、神話故事、三國演義為題材發想;隨著林秉賢投入其中,他不禁思考「剪黏是這麼美的藝術創作,為何只能在廟宇才看得到?」因而啟發他朝多元化創作的決心,挑戰把剪黏與自然原木結合,作品〈富貴有餘〉的金魚與花卉變得更具美感;能三百六十度觀看的造型盆栽與立體花瓶,展現剪黏工藝的多變性。

創新剪花

各式材料皆素材

多樣化的創作主題使林秉賢為剪黏工藝開創新局,近幾年更獲邀至各地設展,包含雲林北港工藝坊舉辦的「嵌心毓藝」剪黏創作個展、三寮灣東隆宮「 奇裁」剪黏藝術創作與修復個展、台北中山公民會館「逐藝」剪黏創作個展等,作品受到各界好評。

「剪黏藝術最特別之處,就是各式各樣的材料都能成為素材!」林秉賢笑說,這項傳統藝術的創作空間相當大又彈性,即使是家中不小心打破的碗盤杯碟,也能拿來當材料,可說是資源回收的良好示範。為了打破一般人對「剪花」印象,不再只能跟宗教藝術畫上等號,他運用巧思、發揮工業設計的實驗精神,在創作上求新求變,更積極前往社區大學、中學校園等,教導民眾與年輕學子認識這項藝術,希望透過手把手、面對面的歷程,將剪黏之美發揚光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