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 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21 】/幸福第八道② 不忘初心常護念 發心才能不退轉

星雲大師 |2021.06.13
3419觀看次
字級
文殊菩薩

文/星雲大師

三、不忘初心,護念初心

什麼叫作「一切智」?《俱舍論》云:「於所欲知境,無倒智起,故名一切智。」也就是指了知一切世界、眾生界、有為、無為事、因果界趣之差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者。

佛教常教修行人要「不忘初心」,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時時護念最初的發心。《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以,無論做人處事或學佛修行,都應以發心為首,立願為先。發心才會有力量、有功德,才能不退轉;發願才會有目標、有方向,才能有成就。

初發心者,有的發心皈依,有的發心受戒,有的發心出家,心意真切,深具道心,勇猛精進,若能保持不退,必然成佛有餘。

可惜現代人心力不足,往往做一點好事,沒有獲得鼓勵讚美,就退心了;或者受到人家一點閒話、幾句毀謗,就心生厭倦。俗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修行若如此,又怎能成就呢?

有一個老和尚帶著一位沙彌外出行腳,兩個人走過了廣闊的叢林,越過了無數的山嶺,一路上彼此照應。有一次,小沙彌生起這樣的一念:「人身難得,還要經歷種種生老病死輪迴之苦,實在苦不堪言啊!既然我要修行,就應該立志當菩薩救度眾生,精進不懈!」

才想到這裡,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腳步,對沙彌說:「把行李放下,讓我來背,你人走到我的前面去。」

小沙彌對老和尚所說的話,感到莫名其妙,不過仍然依照老和尚的指示,走在他的前面。走著走著,小沙彌又想:「做一個菩薩,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要吃很多苦,且苦難的眾生又那麼多,我要到哪一天才能度盡一切眾生呢?我看還是獨自過著自在逍遙的日子,可能會比較好。」

才生起這樣一念,後面的老和尚就立刻喊了一聲:「你給我停下來!」

這時,老和尚又叫小沙彌把包袱背好,跟在他的後面走。

一個人立志發心,不能只有「五分鐘熱度」,不能像朝露般,太陽升起,就瞬間蒸發,所謂「露水道心」也。例如有的人染上陋習,發誓改過向善,可是過後不久就忘得一乾二淨;有的人聽到善行義舉,立刻發心參加,可是熱得快,卻冷得也快。花草樹木播種之後,況且還要經由陽光、空氣、水的滋潤,才能開花結果。所以,佛教講學佛修道要發長遠心,一步步修行,不退轉,終有一天會成就。

世間上最寶貴的能源、最殊勝的財寶,不在地底下,不在深海裡,不在銀行裡,不在荷包內,而是在我們的心中。農田必須開發,才能播種、耕耘、收成;土地必須開發,才能建造樓房,發展事業。我們的心如田、如地,也必須經過開發,才能產生無限的功用。

例如,將慈悲心開發出來,就能人我一如,無怨無悔;將智慧心開發出來,就能深入法海,自利利他;將慚愧心開發出來,就能虛懷若谷,不斷進步;將歡喜心開發出來,就能利樂眾生,永不退轉。

甚至於發心吃飯,就能吃得飽足;發心睡覺,就能睡得香甜;發心走路,就能走得長久;發心做事,就能做得起勁。生活的一切都要靠發心,才能進步增上,圓滿完成。

但是所謂「初發心容易,恆常心難持」,縱觀世間上「久病床前無孝子」,乃至徒喊愛國口號而不付諸行動的人,多不勝數。其實,學佛修行乃至於從事任何工作,都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麻煩苦惱的挫折,耐得住千辛萬苦的磨鍊,才能有所成就。因此,修行不要想求速成,要老實薰習受教,儘管遭遇困難,也要以「不忘初心」自我勉勵;一個肯對自己的承諾負責的人,在學佛道上就不容易退心。

當年我年紀小出家,上課聽不懂,又不可外出、會客,更別說回家,所以心裡也就很苦,可是想到出家是我自己發心的,沒有人強迫我,無論如何,也要把苦給吞下。就這樣,數十年來,修行如一日,在「不忘初心」之下,一切酸甜苦辣都「想當然爾」,日子也就過得安然自得了。

有的人經營事業,一旦遭遇困難,就視為窮途末路;有的人讀書,剛開始立志發憤圖強,最後卻覺得辛苦而無法堅持;有的人開開心心結婚,最後卻因為個性不合鬧離婚。其實,想想當初自己為什麼要從事教育?為什麼要開創事業?為什麼要跟這個人結婚?最初的發心,如果能夠不忘記,也就不會被困難打倒了。

學佛也是一樣,要不忘初心,對道業要精進不懈,對學業要解行並重,對事業要克盡職責,才會有力量。

過去台北普門寺有一位護法金剛廖居士,發心要在普門寺當十年義工,後來在家人的一再要求之下,舉家移民到加拿大去。可是眼看當義工已經九年了,還有一年就圓滿,他實在不甘心,於是就設想了一個方法,請來一位退伍榮民來接續他的義工工作,每個月給榮民三萬元薪資,一年三十六萬元全部付清,這樣他才放心地移民到加拿大去。

廖居士「不忘初心」的精神,實在讓人敬佩和感動。在這個世間上,一個人發財了,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為財富於人有好、有不好,甚至於升官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一個人發心要做好人、行好事,必定對他的未來有幫助。所以,對於初發心要向真、向善、向美、向慈悲、向道德的人,我們要把他視為如佛一般地尊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