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3】隨堂開示錄 432 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 51 殯葬改革

星雲大師 |2021.06.11
2400觀看次
字級
大師拜訪內政部長張博雅(左)、民政司長劉文仕等人,針對宗教教育研修人員的資格認可、內政部積極推動的殯葬改革、納骨塔稅制及支持宗教立法等問題,表達意見與看法。(2001.08.08) 圖/佛光山提供

「20e世紀殯葬改革研討會」開幕
時間:2001年5月26日
地點:台北市長官邸藝文


內政部張(博雅)部長、各位立委先生、女士,大家好!
由內政部主辦的「20e世紀殯葬改革研討會」,將一般人不敢提及的喪葬改革的理念向社會大眾發表,實在是淨化社會人心的一大進步。
歷朝君王、政界人士都不願意觸碰這個話題,因為有太多的爭議;甚至有錢有勢者,死後還要一群陪葬的犧牲者。直到明朝朱元璋將陪葬制度廢除,才遏止這項不人道的習俗。
人生時貪心,死後要土地;好的土地都被死人占去了,那活人何處去?所以現在有人倡導樹葬、天葬、火葬、海葬等各種方式。台灣適合火葬,目前在各地都有許多納骨塔;甚至四面環海的台灣,又以海葬的方式更能與水中生物結緣。
曾有信徒問我:佛像損壞,經書破舊,應如何處理?我回答用火化方式最佳。現在有人問:人死後水葬或火化是否妥當?其實水火最為清淨。過去「入土為安」的觀念,埋葬幾年,後輩要撿骨,多半害怕或有種種顧忌;現在火化放入骨灰罈內,即使一起入睡,也不令人畏懼。而火葬也是歐美先進國家採用最多的殯葬方式。
殯葬的改革,最大的困難在於民間對喪葬的陳舊觀念。如張博雅部長剛才說:生時艱難困苦,死時不易面對。國家社會為解決人民死後的喪葬問題,已經花費了不少的預算,誠可謂「死無葬身之地」。
人死以後,家族內身為長輩者,不是不開口,就是各有主張。面對喪事辦理的繁文縟節,儀式進行中的叩頭膜拜,人說死者難堪,其實兒女的處境更加難堪。
猶記得九十五歲的老母親在洛杉磯過世,我便告訴我的兄弟們:若你們有所主張,那我就不管,全權交給你們處理;若你們不問,那就不要開口。其他的親戚們若有意見,我便告知這是我的母親,如何辦理由我決定。
其實人的生命是不死的,好像杯子裡的水,雖然杯子破了,裡面的水流到桌上,灑在地下,生命之水絲毫不減。
人死亦如移民,從這個娑婆世界,移民到極樂淨土、三十三天,可見死並不是件令人言談色變的事。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死的問題逐漸受到普遍大眾的重視,也把生死的問題提出來探討。目前南華大學所開設的「生死學研究所」,就是專門研究生死的學科。
邱創煥先生的父親往生,六十多位樂隊隊員爭相報名為他父親奏樂。邱創煥先生就說:「經國先生若知道,部長都被喇叭吹跑了。」但親戚們覺得他已當上部長,應該為父親的喪禮多花些錢,於是他找到佛光山,請本山派了六十位法師參加告別式,場面果然壯大莊嚴。其實也不必要六十位法師,像天主教、基督教的神父、牧師也是一人主持喪禮,主要在於不必太過鋪張花費。
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大家都讚歎他長壽、人瑞。有人問他:「您現在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老先生回答:「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早點死去。」因為人老如破車,身體老化,實在不堪使用。
正如剛剛主持人所說:人活在世上,要快快樂樂地來,瀟瀟灑灑地走。我曾經對器官捐贈的觀念表示支持,人雖然死了,但身體還有許多器官可以回收再利用,何樂而不為?但現在人老了,身上的器官漸漸老壞不堪使用,應內政部的邀請,也對張部長上任以來熱心於各項公益事業,每次帶動的工作均有聲有色表示回應,所以前來參加「20e世紀殯葬改革研討會」的開幕儀式,一同推動這個有意義、促進社會進步的改革方案。
記得蘇曼殊大師曾說:「踏破芒鞋無覓處,不知何處葬卿卿。」人死後如何處理,實在是件人生的大事。
有人認為死後要和親人埋葬在一起。美國洛杉磯玫瑰陵風景十分秀麗,我們常常推薦給台灣移民到美國的人,但他們反映父母不會英文,沒有辦法和鄰居溝通,於是在玫瑰陵裡面,佛光山就建了一座放置骨灰的殿堂,提供美國的華人一個死後的歸屬,以安身心。
改革社會的陳舊觀念,路途艱鉅,一個正確的道理需要大眾廣為宣傳。喪葬業者了不起,將人死後許多瑣碎的事情都處理妥當,這實在需要大慈悲、大智慧才有辦法完成的。
內政部主辦這一次喪葬改革研討會,亦是造福群生、生亡兩利的好事,我們衷心祝盼大會圓滿,阿彌陀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