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禪七修持 覺照念頭 活在當下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1.05.01
2890觀看次
字級
禪修期間一律禁語,以木魚等法器引導大眾作息,並讓大眾提起覺性。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從禪修中學習觀照呼吸與念頭。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光山禪淨法堂起七。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從一杯茶觀照六根覺受。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學生於大雄寶殿成佛大道坐禪。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光山叢林學院全體學生,日前圓滿本學期例行的禪七修持。禪七期間,學生們無不以全副身心投入其中,立定修持目標。不由得令人想起,二千六百年前,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經過六年苦行,最後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立下誓願:「不成正等正覺,誓不起此座!」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提到,佛陀教我們四念處,常念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便得安住。禪坐雖是通往解脫門的方法,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從觀察自己的身、受、心、法中有所感悟,進而學習活在當下,成為明白人。

「無常的風從四面八方吹來,貪婪的雨正在侵襲著大地,你看見了嗎?」心培和尚開示的一番話,如當頭棒喝,敲醒不覺渾身泥濘的我們;班首師父慧思法師表示,我們無法體會祖師大德悟到「師姑是女人做的」,是由於我們仍無法如實知見,如同我們看到蛋糕,會想到「好吃」,事實上,這已經不知道跑到第幾個念頭了。

所謂打禪七,除了是為期七天的禪修時間,其背後的關鍵意義,是要透過禪定力量,「打」掉第我們七末那識的「我執」。唯識學家認為,第七識是我執的代名詞。而執著的產生,來自於第七識的痴、見、愛、慢四大根本煩惱,讓第七識一心一意的誤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我」。其執取的力道稱「恆審思量」,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定力,提升第六識的禪定功夫,才有斷除我執的可能。

初學坐禪者,常依毗盧七支坐法「調身」,用數息法或觀呼吸等方式「調息」,然後便是練習止觀「調心」的課題。面對四大根本煩惱強大的慣性作用力,習禪者必須要有背水一戰的毅力與勇氣,否則,一個風吹草動,便很快會隨習氣、業力而去。



學生心得

杜冰鑫/國際學部三年級



當盤腿的痛逐漸消失,我意識到這如同「鏡中花」與「水中月」,它似乎是真實的,但最終還是空。這當中,我學習到:輪迴不一定意味著出生,它可能意味著任何重複的事情;內在的習性,像是我每天早上喝一杯咖啡;外在的變換,像是四季的輪替。關於未來,發現無論自己喜不喜歡,痛苦和幸福也會相伴,但它們都是有條件和短暫的,不需要擔心和恐懼未來。

王貞婷/經論教理系二年級

班首師父說「上網難得,上殿難逃」,第一天晚上的開示,我思考背後的含義,是不是要提醒我們在道業上用功,老實修行?佛弟子最基本的五堂功課,是讓我們對三寶虔誠、對佛法起信,身心獲得清淨;當遇到逆境時,道心還能堅定,而不是「順境時像個修道人,逆境時變成普通人」。

曾子員/專修部一年級



每個念頭的生滅,都提醒我成長的每一段歷程,是由諸多因緣和合而成。過去只要一想起某些時刻,就會落入思緒的輪迴,終究還是不能覺照到因緣的起落,同樣的煩惱、痛苦、難堪,一再輪播,心念也隨之起伏;經過這次的禪修,我可以看清這些曾讓我痛苦不已或開心愉悅的念頭,進而提起、放下。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