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325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40 關於《佛光菜根譚》 2-1

星雲大師 |2021.01.11
1560觀看次
字級
《佛光菜根譚》新書發表,大師接受各家媒體採訪。(2007.05.14) 圖/佛光山提供
圖/佛光山提供

文/星雲大師

昨天我在南京博物院「覺有情」開幕典禮致詞時說,八十年前,我出生在「天下三分明月夜,倒有二分在揚州」的江都;七十年前,我有幸來到「六朝勝地」南京,並且在有「千佛名藍」之稱的棲霞山寺求學念書。揚州養育了我的色身,南京成長了我的慧命。由於對南京的不勝依戀,幾十年後,我每次回到中國大陸,必定會到南京。

這次承蒙北京現代出版社出版了兩本與我有關的書,一本是《雲水日月》,一本是《佛光菜根譚》,並承新華書店召開新書發表會給予推廣,除了感到榮幸,還感謝不盡。尤其各位記者先生、小姐的光臨,更是我的榮幸。

為了在我八十歲生日前完成《雲水日月》,作者符芝瑛小姐也跟著過「雲水日月」般的日子。

十五年前,他奉天下文化公司主管指派,著手撰寫我的傳記。還記得當時他對我說:「我到佛光山之後,你不必請我吃茶,也不必招待我,我不是佛教徒,我只是奉命來寫你的傳記。」我一聽,心想:「這位小姐個性那麼強烈,真能替我寫傳記嗎?再說,我有一些舞文弄墨的徒弟,並不主張由別人為我寫傳記,他們都認為師父的傳記應該由徒弟寫,比較真實。」不過,對此我也不感到畏懼,因為做一個出家人,一舉一動本來就是攤在陽光下。

他又說:「往後如果我出現在你的集會場合,或偶爾找你問一些問題,請不要見怪。」我說:「隨時候教。」也因此,十二年前,才有《傳燈》這本書的出版。

佛法的感召力很大。他撰寫未滿一年時,我在美國西來寺主持一場皈依三寶典禮,遠遠地見到他跪在人群中,心裡很疑惑:「符芝瑛會皈信佛教嗎?真是難以預料!」待大眾解散之後,他走在前,我走在後,我朝著他的背後說:「符小姐,恭喜、恭喜,你成為佛教徒了!」他轉過頭回應我:「我等不及了!」皈依不是拜師父,是證明自己有了信仰,他有了信仰,我也為他感到放心。

向各位報告,無論是《傳燈》或是《雲水日月》,我沒看過,也不敢看。不但如此,自從台灣有電視台開始,我是第一位遊走三台的人,那時我每天都會在電視上講三分鐘的話,然而對於自己在電視上的講話,我沒看過,也不敢看,因為連我都聽不懂自己的發音,不曉得在講些什麼呢。

我這一生最大的缺點就是五音不全,不僅說的話不是道地的揚州話或南京話,倒像是兩者的混合話,而且身為出家人,我不會念經、不會唱讚,這在佛教裡是很難有成就的。因為自覺到這一點,於是我在文字上尋找弘法的出路。

中日抗戰開始,很多人逃到大後方,棲霞鄉村學校的圖書館沒人管理,我們便把裡頭的藏書搬到棲霞寺內。那時我對小說有興趣,經常會胡亂地翻閱古典小說、文藝小說、現代小說、外國小說……偶爾心有所感,也會寫些短文。

解放前,我開始投稿到鎮江各個報社,沒想到受到新聞界的青睞,各方邀請擔任編輯者,不勝枚舉。後來我分別在鎮江《新江蘇報》、徐州《霞光》半月刊擔任副刊編輯。

之後在種種因緣下,我來到台灣。當時台灣對於大陸人,尤其是年輕人,防患甚嚴。一時之間我沒有出路,連掛單都被拒於門外,在生活上面臨了很大的困難,只好想辦法在報紙、刊物上投稿,將獲得的一些稿費,用來解決吃飯、穿衣、交通等問題。

我雖然是出家人,除了辦教育、做慈善,從過去到現在所寫的文章,也已經不只千萬字。我一天可以寫兩萬字以上的文章,為什麼能寫這麼多?因為我不打草稿,也不太去翻書。過去沒有錄音機,看過的書都得記在腦海裡,腦袋就是我的錄音機。

我喜好閱讀,尤以中國古籍為甚,例如明朝大儒洪自誠先生的《菜根譚》,我拜讀了無數次。我的人生觀也受其影響。它勸人要有品德、有志節,要做好人、常行善,尤其書中的一段話令我感受深刻:「為善不見其益,如草裡冬瓜,自應暗長;為惡不見其損,如庭前春雪,當必潛消。」做人確實要為善,不能為惡,尤其出了家,更應該要奉行。

在佛教裡,佛經乃至過去高僧大德的著作,也有很多格言。例如《禪林寶訓》裡就有許多訓勉如何做好一個出家人的法語。它的形式和《菜根譚》類似,裡頭有句話說:「煦之嫗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春風夏雨、秋霜冬雪能使萬物成長、成熟,人生亦是如此,堪受得起世間的人情冷暖,便能有所成就。

《佛光菜根譚》是我平時偶爾想到一、兩個好句子,就請書記替我記下來,最後結集而成的。我很勤於寫作,利用搭飛機、坐火車、走路,都在用「心」打腹稿,不輕易空過任何時間。

由於到處弘法,我每天必須會客、講演。有時也有臨到講演,還不知道自己要講些什麼的情況,但上了台總要開口,只好像擠牛奶、擠牙膏般,訓練自己「急中生智」的功夫,沒有話也要想出話來講。幾十年訓練下來,我也有了一點經驗。

所謂「大塊假我以文章」,許多事情信手拈來都可以成為一篇講稿。這些講稿的內容,都是人間勸善的好話,自覺能以此貢獻人間,於是我倡導「人間佛教」,推動人間的歡喜,推動人間的幸福快樂。

我不認為出家人一定要修苦行,佛教講「極樂世界」,就是主張人要活得快樂。「苦」只是一個階段,只是一個上進的過程,它不是修行的目的。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不時處於戰爭中。由於戰爭,文化、物質、經濟、人命……不斷地被犧牲、消耗。

人與人、人與萬物、人與大自然,甚至國與國之間能和諧,就有和氣,就會互相尊重、包容,那麼,締造太平盛世也就不難了。

「和諧」這兩個字,可以說,和釋迦牟尼佛建立的「六和僧團」相互輝映。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建立佛教僧團,提倡「六和敬」,主張比丘、比丘尼僧團,除了要有組織,還要有法制、綱領。「六和敬」就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法制的平等)、見和同解(思想的統一)、利和同均(經濟的均衡)。

釋迦牟尼佛到底是一位宗教家,二千五百年來,佛弟子幫他宣揚教義,不見得能普遍,但是總書記一提出「和諧社會」的理念,便獲得各界響應。和諧就是慈悲、忍耐、智慧、尊重、包容,它是救國主義,不但能救現在的中國社會,更能救未來的中國社會。我想中國將因「和諧」而社會太平,人民安樂,經濟成長……是「和諧」讓二十一世紀成為中國人的世紀。

不可以小看「和諧」兩個字,如同不能小看一個小沙彌,例如當初的我,只是棲霞佛學院裡的小沙彌,但現在已經走遍世界,還蒙受各位看重。人不怕「小」,小小的砂石,跟水泥混合在一起,就能建造大樓;小小的兒童,長大以後,可能成為國家的領導,甚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滴水也能幫助萬物成長。

今天雖名為「新書發表會」,也談不上是新書發表,只希望大家看過這本書之後,能給我批評指教,謝謝大家。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