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工之子學鑿花 精雕寺廟藝術

羅智華 |2021.01.07
5040觀看次
字級
蔡德太十三歲就入行當學徒,持續敲打超過四十個年頭,為的就是保存老一輩人傳承下來的鑿花工藝。 圖/記者羅智華
蔡德太無論是構圖還是雕工都在水準之上,也藉此開啟更多元的創作之路 。圖/蔡德太 提供
蔡德太無論是構圖還是雕工都在水準之上,也藉此開啟更多元的創作之路 。圖/蔡德太 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一般人說到「鑿花」,可能會想到廟宇裡看見的花草雕刻,其實被用來作為裝飾木雕技藝的鑿花範圍相當廣泛、取材豐富,從廟門兩旁的獅座、到大殿上方的藻井、神龕、斗拱等都是其範疇;但隨著時代流轉,加上快速便宜的電腦鑿花興起,也讓耗工費時的傳統工藝受衝擊,甚至面臨後繼無人的傳承危機。

但在古都台南,仍有藝師力挽狂瀾、誓言守護鑿花技藝,像是去年榮獲文化部頒發人間國寶「傳統木雕重要技術保存者」蔡德太,就持續敲打超過四十個年頭,為的就是保存老一輩人傳承下來的宗教工藝,讓悠久文化不會就此凋零。

手藝細緻 能雕亦能畫

今年五十七歲的蔡德太,接觸鑿花創作資歷相當早,十三歲就入行當學徒;憶起過往,身為鹽田農工之子的他談到,當時因家裡經濟情況不好,常常連買米買菜的錢都得賒帳度日,為此他念完小學後就決定學習一技之長,前往五條港拜張永全為師,從學徒開始做起,從早工作到晚,收工後還得負責燒熱水給師傅、學長沐浴,每天工作達十幾個小時,但一心學藝的他從未喊過一聲苦。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當了兩年學徒後,為讓技藝更上層樓,蔡德太又轉往黃澄雄門下學藝,追求完美的他,每天努力和雕刻刀等各類鑿具培養感情,要求自己必須把刻刀拿得比筷子還穩;因為這樣的態度,在他有機會在第一間宮廟──台南鹿耳門天后宮,負責修光工藝(把粗胚修飾光滑、讓線條更流暢),初試啼聲就獲得廟方肯定,那時他就下定決心,以後無論什麼樣的木構件雕刻都要能觸類旁通。隨著日積月累的磨練,他逐漸磨出好手藝,無論是構圖還是雕工都在水準之上,也開啟更多元的創作之路 。

手藝細緻的蔡德太不僅能雕亦能畫,甚至為了學習前輩的彩繪技法,而特別收藏潘麗水等知名彩繪大師的繪圖原稿;獨樹一格的鑿花設計,讓他在宗教工藝領域漸漸打開知名度,各地宮廟的邀約相繼而來,就連海外寺廟也慕名跨海來台邀請。

禮敬神佛 秉持恭敬心

除曾擔任台北大龍峒保安宮修復計畫的主匠外,蔡德太也曾於二○○三年,受邀前往新加坡蓮山雙林寺,負責統籌古蹟修復計畫、以及為馬來西來三寶林寺製作大殿供桌等;作品完成後的好品質不僅讓海外廟方讚歎不已,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更開心能讓台灣工藝技法躍登國際舞台。

「鑿花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如何讓創作本身看起來真實自然、栩栩如生不呆板!」蔡德太談到,宗教工藝的出發點是為了禮敬神佛,因此除了創作過程要秉持恭敬心外,更要盡力展現作品的力道與美感,才能無愧於心;不只如此,他目前全心投入三十六官將的神像雕刻,藉此彰顯鑿花技藝特色,現階段已完成李元帥等九尊官將, 預計兩年後可全部完成,期盼將鑿花工藝透過自己的雙手傳承給下一代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