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中線」的過去與現在

 |2020.09.24
2439觀看次
字級
台灣國防部表示,中國空軍的運8反潛機9月22日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圖╱取自BBC

【本報綜合報導】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惡化,美國國務院次卿訪問台灣的同時,解放軍在台灣海峽軍事演習,使「海峽中線」成為新聞中的關鍵詞。

我國外交部強力譴責中方軍機多次越過「海峽中線」,而中方回應不存在所謂台灣「海峽中線」,這條多年來兩岸避免軍事衝突的默契中線,似乎成為兩岸國防安全的引爆點。兩岸各執一詞的「海峽中線」究竟是一條怎樣的分界?必須回到1950年代談起。

據BBC報導,這條中線的形成,可以上溯至1950年代。1954年12月3日,台灣與美國在華盛頓簽署《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S and the ROC) 。

根據美國空軍的記載,1955年,美國第13航空隊正式參與協防台灣並在海峽上空畫定一條防空警戒線。美軍還以空軍首任駐台灣司令戴維斯准將(General Benjamin O. Davis Jr.) 的名字命名這一警戒線為「戴維斯線」,在兩年時間內幫助台灣建立了一支有相當防禦能力的空軍。

當年美國畫分出這一防空警戒線,除了警告中國大陸,也有限制台灣軍機主動出擊之意。

1958年,台灣和大陸在台灣海峽幾次空戰後,雙方似乎對這一中線達成默契,此後衝突減少。


圖說:艾森豪威爾擔任美國總統後,在1954年12月同台灣簽署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承諾保衛台澎金馬。

2004年,台灣時任國防部部長李傑在台灣立法院接受質詢時,第一次公布了海峽中線的地理坐標位置為北緯27度,東經123度,以及北緯23度東經119度。

從歷史角度來看,這條位於台灣海峽中央、呈東北—西南走向的虛擬界限,曾經為避免國、共發生衝突起到過非常關鍵的作用。

中國大陸雖然從不承認「海峽中線」,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與台灣保持對這一中線的默契。

●美中台方 形成默契

2019年3月底,中國空軍兩架殲11戰鬥機飛越台灣海峽中線,被認為是20年來中國第一次越界海峽中線,旨在向日趨熱絡的美台關係發出警告。

而1999年,時任台灣總統李登輝提出與中國的關係是「國家對國家」,也曾被批是搞「兩國論」, 引起中國的憤怒反應,解放軍派出戰機出海,數次接近甚至超過海峽中線。當時媒體報導稱,兩岸空軍頻頻增加在海峽中線的活動,致使美國在48小時內6次照會兩岸,敦促克制。

此一時彼一時,20年過後的現在,中國解放軍在台灣海峽軍事演習,數次越過海峽中線所警告的已經不僅僅是台灣,還包括一直在兩岸關係中舉足輕重的美國。

雖然中美對抗加劇、兩岸關係緊張的背景下,大陸首次高調否認「海峽中線」的存在,一改過去幾十年來的默契,但兩岸近年來在關係緩和之時,大陸也曾對「海峽中線」 作過考量。


圖說:台灣國防部公布了近日解放軍軍機逾越海峽中線的紀錄。圖╱取自BBC

2009年7月,中國現任外交部部長王毅當時還是大陸國台辦主任。他在北京會見台灣立委兩岸金融觀察團時,提出為了緩解兩岸直航班機不足的問題,應該開放台灣海峽中線。

王毅當年的講話,被認為是大陸對台灣態度的試探,立即被時任台灣總統馬英九拒絶。馬英九說,海峽中線是空軍演訓的場所,與台灣的安全有很大關係。

●兩岸關係 重要界限

中共建政之初到1979年的30年間,美軍在台灣海峽有絶對制海權與制空權。

1999年「兩國論」引起兩岸關係極度緊張時,美國總統克林頓曾經親自斡旋。美國當年對「一個中國」的支持,以及中國大陸改革開放20年後的國力、軍力增長,都是大陸擴大在台灣海峽活動範圍的原因。

曾經擔任過中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常務副會長的唐樹備證實,1990年代初兩岸關係緩和期,有人建議時任中國最高領導人江澤民與台灣總統李登輝在「海峽中線」的一條船上會面。

雖然這一會面提議並沒有進入大陸高層次的議事範圍,但卻從一個側面證明「海峽中線」曾經是兩岸關係中的重要界限。


圖說:2020年8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訪台期間,悼念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圖╱取自BBC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