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導覽員 日、英文說故事

李祖翔 |2020.07.27
2403觀看次
字級
何良正是導覽員的老師,他帶學生了解龍山寺,學生勤做筆記。 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故事說得好,不只能讓人心靈啟發,還能做好國民外交。擁有二十二年導覽經驗的何良正,故事說得直達人心,從斯里蘭卡僧王、瓜地馬拉副總統艾斯巴達、多明尼加共和國參議院議長黎莎朵到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都在他的「古蹟導覽」下對台灣留下深刻印象,讚歎台灣人應以信仰為榮。

「您能來這裡參訪真是正確的選擇」,何良正一句話引起艾斯巴達的注意,「因為您是腦神經外科醫師,我是牙醫師,而這裡供奉的是醫神」。副總統對故事起了興趣,原本安排二十分鐘的停留變成七十分鐘,離去時更讚歎台灣有很好的宗教自由、文化、壯觀的廟宇,應以此為榮。

何良正本是一位牙醫師,二十二年前接待外國友人,參觀故宮、龍山寺,發現自己對生活環境認識不足,就利用下班時間報名鄉土課程,從台灣考古人類遺址學起,進而涉獵宮廟、日治時代仿西洋建築、文化與美食典故等。

發掘典故

編製佛學英語講義

他遇到很多好老師,影響最深的是講建築的李乾朗和文學造詣很深的朱瑞徵。朱瑞徵老師見他認真,更邀他欣賞如天文數字般的藏書,「厲害的是,老師有許多骨董,每件都有研究,從中國史、日本史到各朝代風俗,包括原住民史」。

醫師身分總讓何良正特別留心故事中醫學的部分,例如安奉在土地公桌下的虎爺專治腮腺炎(俗稱豬頭皮),取虎咬豬概念,導覽時他就穿插這類醫學故事。

他認為,大家應該認識有醫德的醫生,所以在介紹保生大帝、華陀、註生娘娘、池頭夫人時會帶出現代的好醫師,如解剖老師蔡滋浬,承繼恩師捐大體的精神,給學生最好示範。

了解台灣歷史的人不多,把故事說得好的人也不多,而能用英、日語介紹古蹟故事的更少,何良正卻有英、日語導遊證照,不只主動發掘典故,還編製佛學英語講義,為導遊協會寫文章,教讀者看古蹟學英語。在他的導覽下,對龍山寺感興趣的人,能同時滿足對文學、歷史、藝術、書法、建築、信仰、教育、生活、制度和趣聞的知識。

何良正提到,有位廈門大學中文與歷史教授來台交流,那天正好是所有博物館休館的日子,他帶大家到供奉定光古佛的二級古蹟淡水鄞山寺參訪,起初教授認為空間過小,歷史含量不高,何良正卻用五分鐘引言,抓住教授耳朵。

「你知道龍山寺梁柱上有『支那車夫敬獻』的字嗎?」導覽龍山寺史時,他提到閩南人對渡海來台的凶險心有餘悸,感念海上守護神媽祖的庇佑才有了這樣的進獻,勾起聽眾對歷史的好奇。

何良正還能延伸同樣的典故加強記憶,指出艋舺青山宮的牆面也有「女給奉獻」的字,是日治時代咖啡店女服務生為求庇佑捐建宮廟,「可見信仰不分貧富與職業貴賤,而且信仰是隨著各種需求產生的」。

分享知識

啟迪心靈是成就感

外國遊客感興趣的包括建築、道教與佛教的分別和解籤,他從龍山寺擁有台灣唯一的銅鑄龍柱,講到八卦窗等特色,並用服裝說明神像差異,如神明穿著華麗,菩薩多纓絡、戴冠,佛簡樸自在,而佛是覺悟的人,核心觀念是無常,「無常並不消極,是keep this moment」。此外他整理英語佛學名詞,教導覽員如何說,更會用溫暖言語解籤。

何良正現年七十四歲,一周有五次課程與導覽,比從前當醫生更忙,但樂此不疲,因為導覽要動腦、動腳,這把年紀還能很健康,是一大幸事。此外導覽視野要大,每天都得埋頭書海、探索萬事萬物的前世今生,他說,分享故事能啟迪心靈,是很大的成就感,人間沒比這更快樂的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