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仔轉型 有五星級、蚊子館

 |2020.07.13
2503觀看次
字級
北市士東市場經過改造,呈現歐洲市集風格。圖/經濟部提供
嘉義市北興公有零售市場近年沒落,攤販只能無奈呆坐。 圖/李承穎

【本報台北訊】俗稱「菜市仔」的傳統公有零售市場,面對大賣場、網購等消費型態改變而逐漸沒落,各縣市政府試圖透過改造、活化來保留住在地記憶,台北市「士東市場」就參考歐美市場擺設,成功扭轉傳統市場髒亂印象,被稱為「五星級菜市場」。但偏鄉仍不乏市場轉型失敗例子,最慘還淪為「蚊子市場」。

經濟部十年前根據立法院決議,提出「改進傳統市場經營管理樂活菜市仔競爭提升計畫」,希望透過創新來創造生存價值,但十年過去,多數菜市仔仍苦撐待變,尤其是鄉村型菜市場常因改建而「散市」,又因既有消費習慣而在舊市場周邊「結市」,改造還沒完成就衍生不合法菜市仔問題,讓地方政府更頭大。

乾淨沒異味 如逛百貨公司

台北市政府投入二百六十三億元推動六大市場改建,除設備與空間環境整建改善,更協助市場自治會及攤商提升軟體品質。

其中「士東市場」扭轉傳統市場形象,經企業贊助與設計師協助,許多蔬果店改以歐美市場擺設當藍圖,水果以木、藤和竹籃盛裝,蔬菜也有別於傳統市場用塑膠漏網、塑膠籃分裝,一把把放在木箱中。

如今整個市場不只沒異味,地板也非常乾燥,婆婆媽媽逛市場還有冷氣吹,買菜宛如逛百貨公司。

大龍市場因被認定為海砂屋而拆除重建,地下四層、地上十三層建築物於去年落成啟用,一樓是市場,二到五樓是公務機關,六到十三樓是國宅。市場分南北區,分別販賣生、熟食,八十二攤商乾溼分離,也導入電子支付,開幕近一年,聞不到腥臭也看不見髒亂。

若走進大龍市場,現代化設備結合日據時期丁掛磚元素,相當講求「歷史感」;攤商們客製化服務,更讓民眾感到貼心。

地方缺財源 攤販苦苦經營

嘉義縣獲經濟部補助推動「菜市場風華再造」,選了義竹、朴子等三處菜市場,但因補助未持續,縣府及公所缺財源,營運每況愈下,部分改造後的菜市場甚至沒落到只剩三攤,淪為「蚊子市場」。

嘉義市北興公有零售市場,則因位處鐵路高架化工程用地範圍,鐵道局員工宿舍搬遷、鐵道藝術村拆除,人潮快速流失,七十家業者剩不到三十家,留下的攤位多數當成倉庫或乾脆荒廢,曾經繁華一時的市場沒落,零星攤販苦苦經營,期待轉型的一天。

「菜市仔就像老樹,樹葉逐漸凋落;要讓它風華再現,絕不可整棵移植,應細心修剪老弱枝幹,適當施肥,接下來就交給時間了。」嘉義大學企管系教授侯嘉政認為,應在不影響現有生意下,從簡單下手的項目著手,讓攤商看到初步成果,再逐漸碰觸較棘手的改造項目。

他說,大多數攤商年齡偏大,學習新經營模式有困難,政府推動改造轉型時應花更多時間和心力凝聚攤商共識,建立由下而上參與式討論平台;若由政府扮演火車頭,結合各方力量推動,「傳統菜市場風華再現並非不可能任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