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浩劫 已達臨界點

編譯/韋士塔 |2020.01.24
5797觀看次
字級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全球性環保危機持續升高,已對地球各領域產生嚴重衝擊,導致生態失調,野生動植物日漸減少甚至絕跡,人類的生存與健康也受到威脅。以全球暖化為例,極端氣候產生的傷害正不斷擴大,近來澳洲森林大火便因此情勢惡化,甚至已造成無尾熊、袋鼠等超過10億隻動物死亡。

6成哺乳動物消失
據非營利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WWF)調查報告指出,地球生態系統已惡化到極點,過去40年來,包括各種汙染在內的人類活動,已經使近6成的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爬行類動物和兩棲動物消失。
地球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速度,有如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例如,曾是常見物種的大海雀,在北大西洋兩岸各地到處可見,但隨著人口增多,人類的捕殺竟導致這種生物滅絕。 
報告並指出,自1500年以來所有滅絕的物種中,有7成5是因過度開發或農業開墾導致。地球目前僅有4分之1的土地未受人類活動干擾,且這個數字還在下滑,2050年時可能僅剩下10分之1。

人類活動破壞生態,也對地球的食物供給帶來威脅,損失和影響難以挽回。蜜蜂的消失也是一例,牠們的數量大幅減少後,許多需要授粉的農作物難以生產。 

近600種植物因人滅絕
科學家針對過去250年來的植物滅絕狀況分析發現,確定滅絕的植物高達571種,其中多數源自人為破壞。
植物滅絕紀錄最多的地區是夏威夷,高達79種,其次是南非好望角,已有37種植物消失。澳洲、巴西、印度也是植物滅絕熱區。
植物是地球生命的基礎,能提供氧氣和糧食,是生態系的支柱;植物滅絕,將影響地球所有物種。讓研究人員更憂慮的是,人類對植物的認識有限,有些植物物種可能在被發現前就已經滅絕,實際絕種的數量可能遠高於上述數字。
研究指出,植物滅絕的主因是人類改變自然環境,例如焚燒森林轉為農地,或者因商業利益過度採集。目前已絕跡的智利檀香即為一例,這種植物可製成芳香木料,價格昂貴,也因此遭濫砍濫伐,終致滅絕。

交互作用加劇惡化

專家指出,除了動植物滅絕,廣泛的環保議題也危及人類存活,包括全球暖化、水資源危機以及各類型汙染等。這些危機其實來自人類的各種活動,更嚴重的是,這些環境衝擊會產生交互作用,加劇惡化速度。

人類活動產生大量垃圾,全年達近百億公噸,且處理能力遠不及增加速度,形成垃圾危機。這些垃圾占用土地、汙染環境,成為棘手問題。

全球平均氣溫持續上升,也是人類造成。工業革命後,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降水量改變,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傷害生態系統平衡,危及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

水資源危機,則來自人類的濫用與汙染。地球表面9成7的水是無法飲用的海水,淡水不到3%,但人口成長的速度過快,導致用水不足。

空氣汙染不僅傷害人類健康,也衝擊水資源和生態;工業與交通運輸排出有害氣體進入空氣,形成酸雨,造成土壤酸化、植物病害。另外,人類大量使用氟氯碳化合物,造成臭氧層破洞,使地球受到紫外線的侵害,並加速南極冰層消融、海平面上升。

能源短缺、森林資源銳減,也是人類過度活動的惡果。由於人類無計畫、不合理地開採,導致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無法再生的礦產資源也日益減少,逐漸消耗殆盡。森林資源攸關生態以及氣候調節,但人類的居住、耕作和商業需求導致過度開墾。

氣候變遷,也使荒漠化現象加劇,人類和生物面臨失去土地的威脅,除了有害生態,還造成貧困和社會不穩定,衍生經濟和社會問題。

環境保育刻不容緩
WWF報告指出,人類的存活有賴自然環境,但當前的生態系統危機已達臨界點,保育作業刻不容緩。決策者應審慎思考,由政策著手,進行系統性的規範和評估,推行負責任的計畫,以控制汙染、保護生態並防止重大決策失誤,改善人類和地球的關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