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星雲大師談戒學 戒的爭議是什麼?

 |2020.01.25
5045觀看次
字級
以「戒」來規範自己,才能在起心動念時不斷淨化心的意念。圖/unsplash

【本報訊】談到佛教的戒律,在中國佛教裡,「禪淨密」是基本的修行法門,但是無論參禪打坐、誦經念佛,或是持咒修密,都必須以「戒」來規範自己,才能讓自己的起心動念能夠不斷淨化。

大師曾經把「禪淨律」三修法門,定位為:禪,是「佛心」,也就是我們的真心;淨,是「佛土」,也就是我們的世界;律,是「佛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戒學-戒的爭議

戒律是吾人行為的規範,要達到成佛作祖的目標,行為最為重要。尤其人間佛教認為,在佛化世間的過程中,必須講究方法,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並將佛法分為五個層次,稱為「五乘佛法」,包括修學三皈五戒的「人乘」,相當於儒家;修習十善禪定的「天乘」,相當於基督教;修習四重聖諦的「聲聞乘」,以及修習緣起中道的「緣覺乘」,相當於道教。人天乘修學的是世間法,聲聞、緣覺乘修學的是出世間法;佛教把入世的精神(就是人天乘)和出世的思想(就是聲聞、緣覺乘)結合起來,以修習六度萬行的「菩薩乘」為依歸,也就是所謂的「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今天在歡樂的年節氛圍中,來聽大師談戒學,戒的爭議是什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